首頁 -> 圖集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精選作品展出

分享到:
2024-07-12 12:3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吳可薇的《生成》通過影像做出對於“AI實體化”的過程想像,形成一種抽象、不真實的視覺。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林威丞的作品《百靈卷》取材自山海經及民間神話來呈現人們對怪獸與自身的想像。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榮獲評審團獎的楊雅晴作品《流》。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蔡慧盈的《雙鯉魚》,作品源於童年時外婆填充的茶葉枕,並以紅繩相連串起如臍帶血脈,喚起親切溫情。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榮獲評審團獎的廖昭豪作品《後石頭》。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藝術家李燕華作品《書+家計畫:我們的日記》榮獲今年度新貌獎。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 香港中通社圖片

  •   2024台灣美術新貌獎從143件徵件中精選出了43件作品,自7月13日起至9月8日在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打破單一媒材的界線,以跨域的思維,融合複合媒材與新媒體工具,更用AI人工智慧來探討人類情感、意識和心靈深處的連結,將科技與藝術做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圖為榮獲評審團獎的廖乾杉作品《給我一片土地》。 香港中通社圖片

視頻

更 多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