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拉率龐大代表團訪華:預計簽多項協議,夯實雙邊合作基礎香港新聞網5月12日電 巴西總統盧拉於5月10日晚上抵達北京,展開為期5天的對華國事訪問。盧拉此次訪華被視為東西半球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再次握手。巴西媒體報道稱,此次巴方訪華代表團規模龐大,預計將與中方簽署至少16項新協議,涵蓋諸多領域。中巴合作長期以來一直是中拉關係的典範。 巴西總統盧拉 央視圖片 據《環球時報》報道,有專家表示,兩國領導人高層互訪頻繁,特別是近兩年的密切互動,體現了中巴雙方對雙邊關係的高度重視,并推動了雙方在政治、經貿和多邊領域的全面合作。經中拉雙方共同商定,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以下簡稱“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將於5月1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重要講話。根據巴西政府網站消息,巴西總統盧拉也將出席上述會議,他與夫人羅桑熱拉已於10日晚抵京。 巴西媒體:訪華具有“戰略意義” 在結束訪問俄羅斯後,盧拉開啟其第三個總統任期內的第二次對華國事訪問。盧拉抵京後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表示,將在此(與中國)建立新的夥伴關係,并在多個領域簽署合作協議,這是巴中兩國友好且戰略緊密關係的“又一重要進展”。 根據官方日程,盧拉在華正式行程將於12日開始,當天將出席中巴企業家研討會,重點探討雙邊經貿合作機遇。13日,盧拉將出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 巴西247新聞網報道稱,盧拉訪華具有戰略意義,標誌著巴中兩國關係進一步走近,并鞏固中國作為巴西在國際舞台上主要合作夥伴的地位。在關稅威脅政策引發經濟失衡與政治動蕩的背景下,盧拉做出戰略選擇,以消除投資者的不確定性,并兌現其促進社會公正發展的承諾。 據巴西環球在線網站報道,此次巴方訪華代表團規模龐大。除各部部長、參議員和眾議員外,隨總統訪問的還有約200名商界人士。巴西外交部宣布,總統訪問期間預計將與中方簽署至少16項新協議,并推進32項協議的談判進程,涵蓋農業、商業、基礎設施、能源、礦產、金融、科技、可持續發展等領域。 法新社稱,自2023年初重新執政以來,盧拉一直致力於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北京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去年巴西對華出口額超過940億美元。這個南美農業強國主要向中國出口大豆和其他初級產品,而中國則向巴西出口半導體、手機、汽車和藥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巴西版11日報道,在盧拉對華國事訪問期間,巴西貿易與投資促進局將開展一系列行動,以促進巴西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相關舉措包括舉辦中巴企業家論壇、糧食安全研討會,與中國咖啡連鎖品牌簽署合作協議,以及開展推廣巴西牛肉的活動。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佩德羅·斯廷哈根表示,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中巴兩國政府間的關係,還進一步夯實了雙邊合作基礎。 兩洋鐵路項目受關注 “巴西政府認為對華經貿合作還有擴大的空間。”巴西新聞網站G1報道稱,巴西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外長薩博亞表示,巴西對華出口額已超過對美國和歐盟的總和,現在是探索新合作途徑的良機。巴方希望實現對中國的出口多元化,與中國的投資和夥伴關係多元化,并吸引中國參與新型工業化、技術培訓和能源轉型項目。巴西農業部部長法瓦羅表示,巴西希望擴大對華農貿合作,尋求成為中國市場肉類進口新選擇,填補市場空缺。 巴方還期待吸引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巴西計劃與預算部長特貝特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巴中雙方正積極商討共建一條連接巴西東海岸與秘魯錢凱港的兩洋鐵路,總長約5000公里。儘管該項目耗時較長,需要5年到8年才能建成,但能加速巴西與亞洲市場之間的貨物流通,并對巴內陸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中國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對於克服巴西在物流基礎設施領域的歷史問題很重要。”特貝特說。 據巴西政府網站消息,巴西和中國8日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加強風險和應急管理方面的技術合作。該備忘錄的目標是制定聯合行動,旨在預防和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加強應對能力和建設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合作還包括制訂行動計劃,確保具體措施的實施。巴西政府網站稱,該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兩國戰略雙邊關係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據巴西《環球報》報道,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日前對媒體表示,“如今,巴西與中國有著非常牢固的關係。從務實角度出發,中國為巴西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前巴西駐華大使卡拉穆魯認為,貿易戰只會增加中國與他們認為是可靠夥伴的國家鞏固良好關係的興趣。正在中國訪問的他說,“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我們的視野。雙方顯然有興趣深化兩國關係。在這裡,到處都有與巴西合作的熱情”。 巴西政治學者霍爾扎克強調,盧拉此次訪問正值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部長們在北京與中國官員會晤之際。她認為,這在國際貿易爭端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凸顯了拉美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方面與北京的關係更加密切。 商定“指導拉美與中國關係的路線圖” 盧拉將出席的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受到外媒關注。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是自2021年以來中國和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再次舉行此類會議,“將商定一份指導拉美與中國關係的路線圖”。 巴西外交部負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事務的秘書吉塞拉·帕多萬表示,盧拉總統出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體現了他對區域一體化的重視,也體現了中方對巴西召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并提出倡議的能力的認可。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苗得雨11日介紹說,本屆會議將通過《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動計劃兩份成果文件。《宣言》將展現中拉雙方在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方面的堅定決心;共同行動計劃涉及雙方在科技創新、經貿投資、金融、基礎設施、農業糧食、工業信息化、能源發展,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領域合作的具體舉措,將指導未來三年中拉整體合作。 盧拉再任總統後,高度重視南美區域一體化。他曾指出,南美區域發展任務緊迫,需要重啟一體化機制。他呼籲“建立一個強大、自信和政治上有組織的南美”,并為此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重啟南美洲國家聯盟建設、設計“南美一體化路線圖”、建立高級別政治討論機制等。 此外,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5月6日表示,他將“在未來幾天”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意向書。外媒形容,佩特羅上台後,一直奉行多元化國際合作。加強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成為哥倫比亞政府的工作方向。 英國商業情報網此前報道稱,4月9日在洪都拉斯舉行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九屆峰會上,拉美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譴責美國的貿易措施。盧拉在峰會上警告稱,“貿易戰沒有贏家”。 湖北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吳洪英表示,中拉論壇反映了全球南方合作的更廣泛需求。它不僅是雙邊合作的平台,也是多邊參與的舞台,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中拉論壇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完)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