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稅戰影響惡化,美國幾乎所有出口都受到打擊香港新聞網5月7日電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5月6日報道,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挑起“關稅戰”,許多企業取消了製造訂單,美國的進口量出現暴跌,如今進一步演變為美國全國範圍內的出口下滑。美國幾乎所有出口都受到了打擊,其中農產品遭受的衝擊尤為嚴重。 美國國旗。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據觀察者網援引報道稱,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分析了特朗普關稅生效前後的集裝箱訂艙數據,他們發現,美國全國大多數港口的出口量都出現明顯下降。 例如,波特蘭港的出口量下降了51%,為下滑幅度最大的港口。大型農產品出口港塔科馬港的出口量也下降28%,該港口的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主要運往中國、日本和韓國。洛杉磯港的出口量下降了17%,今年農產品集裝箱出口最多的薩凡納港下降了13%,諾福克港下降了12%。 另一些港口的下滑幅度較小,如休斯敦港和西雅圖港的出口量分別下降了3%和3.5%。但Vizion負責戰略業務發展的副總裁本·特拉西(Ben Tracy)指出:“很明顯,幾乎所有的美國出口都受到了打擊。” 這印證了美國農業行業一直以來的警告,即美國缺少將農產品銷往全球市場的能力。 CNBC指出,出口下滑與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貨船減少有關,因為部分企業被迫取消了製造訂單,使得部分中國工廠和貨船停止進入美國。關稅已導致美國進口量迅速下降,Vizion追蹤的港口數據顯示,從4月21日到4月28日,美國港口的集裝箱量周環比下降了43%。 Vizion首席執行官凱爾·亨德森(Kyle Henderson)表示:“自2020年疫情中斷以來,我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這意味著,原計劃在未來六到八周內到達的貨物根本無法送達。由於關稅推高了成本,小型企業正在暫停訂單,曾經有可靠運輸渠道的商品現在價格翻了一倍,迫使進口商作出艱難的抉擇。” 零售商一直在敦促美國消費者盡快購買商品,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門的數據表明,這一警告可能是正確的。該機構最新的預測數據顯示,5月進入美國洛杉磯港的集裝箱貨船數量將進一步下降,貿易爭端將導致未來幾周美國從亞洲進口的集裝箱數量減少15%到20%。 美國銀行的報告指出,儘管美國企業在今年年初提前“囤貨”,商品庫存卻沒有大幅度增加,許多零售商可能只有一到兩個月的庫存,任何不可預見的需求或供應中斷都可能影響零售商在美國的商品供應和商品價格。 CNBC稱,今年下半年,美國將迎來7月4日國慶日、11月“黑色星期五”和12月“網絡星期一”等購物旺季,零售商現在需要採購商品並為假日做準備,因此今年6月可能會成為美國供應鏈的一個“轉折點”,“要麼提前鎖定假日的成功,要麼只能聽天由命”。 美國南加州海事交易所執行董事基普林·洛蒂特(Kipling Louttit)表示,追蹤數據顯示,最近三天只有14艘貨船抵達,只有10艘貨船計劃在未來三天內抵達,但三天內的“正常活動水平”應該是17艘貨船。 他警告說,到美國的貨船數量和集裝箱量減少,將進一步轉化為勞動力、卡車、火車和供應鏈中其他環節的過剩,“他們將因為貨物到港量減少而失業”。 總部位於夏威夷的貨船運營商Matson提供從中國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的加急運輸服務,自4月特朗普的關稅生效以來,該公司運輸的集裝箱量同比下降了約30%。Matson已於5月5日下調了對2025年的展望,理由是關稅、貿易監管措施、美國經濟問題和地緣政治問題。 Matson首席執行官馬特·考克斯(Matt Cox)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集裝箱需求可見性有限。我們預計第二季度的集裝箱量將同比下降,目前,很難確定較低的水平是暫時的,還是會在2025年持續更長時間。需求下降期的持續時間可能取決於正在進行的談判,以及可能調整關稅的時間。” 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經濟分析局和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25年3月國際貿易逆差為1405億美元,高於2月份的123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3月份的出口額為2785億美元,進口額為4190億美元。(完) 【編輯:胡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