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暢:特朗普強人形象坍塌 美國將輸掉貿易戰香港新聞網5月2日電(記者 李明珠)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百餘日來,大搞“經濟霸淩”,衝擊全球經濟秩序。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劉暢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表示,特朗普塑造的強人形象正在坍塌,美國將輸掉由其發起的貿易戰。 特朗普重返白宮已經屆滿100天,期間特朗普展現出強硬手腕,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全面性關稅,試圖通過關稅戰重塑全球格局,但美國市場展現疲態,其不可預測性也招致國際社會質疑。 劉暢表示,特朗普朝令夕改的作風、矛盾混亂的政策所帶出的負面影響經過數月的發酵,也讓外界逐漸認清一個事實:最初被誤以為是“鐵腕型談判專家”的特朗普不過是空有威勢的“紙老虎”,特朗普塑造的強人形象正在坍塌。 究其原因,劉暢認為,是其真人秀式的治國方式。特朗普的治國邏輯充滿矛盾,也缺乏國家治理的系統認知,其本質是博取眼球。在發動本輪貿易戰時,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未必做到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戰略目標?各個利益集團是否形成共識?關稅壓力下如何獲得民眾支持?把治國視作商業談判的特朗普顯然未認真思考過這一系列關鍵問題。 資料圖片 圖源:新華社 在劉暢看來,特朗普正站在一條超長戰線上。從貿易戰來看,特朗普並非僅對準中國,而是向歐盟、加拿大、日本等所有盟友同時開戰,美國的關稅大棒打在盟友身上也是痛的,而這種無差別揮舞關稅大棒的行為只會讓盟友喪失對美國的信任,使美國更加孤立。更為窘迫的是特朗普不僅展開了“海外戰線”,還在美國國內展開“內部戰線”,從大清洗政府團隊到如今施壓高校,特朗普團隊也正在和社會輿論打架,形成勢如水火的架勢。與其說是特朗普正在進行“中國VS美國”的對抗,不如說特朗普開闢了“特朗普VS美國、特朗普VS全世界”的戰線。特朗普究竟能否應付得過來,可能還要打一個問號。 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僅執政百日就已掀起巨大波瀾,備受質疑。劉暢指出,特朗普本人也面臨三重挑戰。其一,美國可能面臨“股債匯三殺”,隨著6月即將到來,現下美國正面臨緊迫的時間窗口,特朗普可能將面對美債到期的風險,美國承壓能力將面臨考驗。其二,支持率跳水,最新的民調顯示,可謂“高票當選”的特朗普其“百日支持率”創下歷任總統的最低紀錄,也低於他首個任期時相同階段時的支持率,這將給他帶來中期選舉的壓力。其三,由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對普通人的影響還沒有完全發酵出來,諸多負面影響或將於6月顯現,包括爆炸性的通脹等,屆時美國國內矛盾將進一步凸顯,特朗普團隊也將面臨更大壓力。 與特朗普政府的慌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展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定力。劉暢表示,當今中國已不只是製造業的大國還是強國,中國製造業產值占到全球的35%,擁有斷崖式領先優勢,甚至超過美日歐總和。中國的製造業廣而深,短期內很難被取代,這也使中國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其次,中國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從“被卡脖子”到“中國的稀土卡美國的脖子”,中國已經完成了“攻守易形”,這正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走出來的結果。其三,面對貿易戰,中國已經早有準備,無論是科技產業的替代研發,還是能源的問題,中國一直在進行鋪排,形成反制籌碼,這也是中國能“立得住”的原因,展現出戰略韌性。 劉暢判斷,美國一定會對中國採取後續手段,後續措施無非集中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由於特朗普正在實行收縮政策,他亦可能利用地區代理人製造摩擦,轉移焦點,中美關係將會面臨更大動蕩,香港特區也要做好應對大動蕩的准備。不過,美國對香港的影響力已經大幅度下降,儘管特朗普政府會針對香港,但香港固有的優勢沒有改變,香港完全有能力應對。香港也具有靈活性,面對美國的打壓,香港更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貿易戰本身就是美國在虛空造牌,特朗普希望其他國家陷入他設置的邏輯體係,但中國做得好的地方在於跳出了這個邏輯體系,並及時對美國的不合理舉措進行反制,這也為其他國家贏得了空間。”劉暢認為,相較於美國只想在貿易戰中獨贏,中國始終在走和平發展的路線,堅持互利共贏 ,而非“零和博弈”。在這個大方向下,無論是從利益還是從道義來說,相信絕大部分國家還是希望和中國做朋友。 劉暢說,如今特朗普將戰線拉得如此之長,在這場貿易戰中四處樹敵重挫盟友體系,也損害了美國信譽,從這一維度來看,特朗普將會輸掉這場由他發起的貿易戰。(完) 【編輯:李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