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大集裝箱港預警下周貨運量將暴跌35%香港新聞網4月30日電 美國最大、最繁忙集裝箱港口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29日表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導致企業削減進口訂單,洛杉磯港下周入境貨運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下跌超過35%。他還指出,美國零售商大約還剩5-7周維持完整庫存,之後商品的選擇將會減少。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拍攝的裝滿了集裝箱的貨船。新華社圖片 據新華社報道,塞羅卡當天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節目採訪時說,來自中國的貨物約佔洛杉磯港業務的45%,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國部分主要零售商已暫停所有中國商品的發貨。 塞羅卡預計,隨著貨物量減少,5月抵達洛杉磯港的船隻數量將比往常減少約四分之一。按他的說法,由於美國零售商在關稅政策出台前已經囤貨,發貨量減少的負面影響預計將在5到7周後開始顯現。 塞羅卡說,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消費者的購物選擇越來越少,商品價格越來越高。他舉例稱,如果消費者想要購買一件藍襯衫,很可能只能找到11件紫色的和一件藍色的,而那唯一的一件藍襯衫,還不是自己想要的尺碼,“我們會看到貨架上的選擇開始減少……而那件剩下的藍襯衫價格會上漲”。 近兩個月來,美國不少進口商已經提前大批量囤貨,以緩和關稅的衝擊。不過,庫存將會耗盡。 據中國日報援引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全球供應鏈管理和監管政策影響方面的專家克里斯·唐表示,由於美國對華加徵關稅,許多企業不得不取消新的貨運訂單,處在觀望狀態,想等著看特朗普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後會發生什麼變化,然後再下大訂單。而現在,“他們在取消訂單,庫存將會減少”,“一旦他們賣完庫存,要麼是價格上漲,要麼就是沒有產品供應。” 多位供應鏈分析師表示,在正常的商業周期裡,6月到8月是年末進口商品到達美國港口的時候,比如開學用品、秋季商品和聖誕季商品。不過,他們表示,運輸量減少和運輸預訂取消量增加的情況表明,正常的周期可能會受到嚴重干擾。 “短期內可能會出現缺貨,尤其是在零售業。”物流初創公司Stord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肖恩·亨利告訴《商業內幕》:“隨著各品牌減少生產線,某些類別產品的選擇將會更加有限。” Flexpor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瑞安·彼得森則指出,如果特朗普及時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在庫存完全耗盡之前恢復運輸預訂,那麼對消費者的影響將會很小。“如果協議無法達成,那麼將會出現嚴重短缺的現象,”他說。“可能比我們一生中所見過的情況都要糟糕。” 另據財聯社報道,美東時間29日早些時候,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美洲首席市場策略師加布里埃拉·桑托斯(Gabriela Santos)表示,對特朗普來說,“用來下調對華關稅的剩餘時間不多了。”她表示,每個人都知道關稅是不可持續的,但市場需要看到關稅出現實際的下降。 桑托斯說:“我們並不是在談論價格上漲和公司想辦法轉嫁價格上漲的問題……我們討論的是關稅對供應鏈的實際破壞。”(完) 【編輯:石歡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