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美媒:通脹隱憂下,大量退休美國老人被迫“再就業”

分享到:
2025-04-27 17:5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27日電(編輯 淩玉輝)近年來,受經濟波動與通脹壓力持續攀升影響,美國退休人群正掀起一輪“再就業”潮。而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被視為加劇物價上漲的關鍵推手,進一步迫使本應安享晚年的老年人重返勞動力市場。

圖為美國國旗。香港中通社圖片

據美國《商業內幕》26日報道,通脹侵蝕購買力、退休金縮水與醫療開支攀升的多重擠壓,正迫使大量退休者重新求職。然而,重返職場對這一群體而言充滿挑戰:招聘市場普遍存在年齡歧視,傳統行業技能迭代加速,而適合老年人的崗位選擇極其有限。許多僱主更傾向於僱傭年輕勞動力以降低人力成本,進一步壓縮了老年求職者的生存空間。多數受訪者坦言,求職頗具挑戰性。

為突破困境,部分退休者轉向靈活就業領域。網約車司機、超市收銀員、餐飲服務員等藍領崗位成為主要選擇,這類工作對體力要求相對較低,且時間自由度較高。

根據現行規定,1960年後出生的美國人需年滿67歲方可領取全額退休金,若提前至62歲退休,養老金將永久性減少30%。然而,通脹飈升導致生活成本激增,迫使許多人提前動用退休儲蓄。美國國家老齡委員會調查顯示,近半數60歲以上美國人自述“無力承擔基本生活開支”,其中四分之一受訪者幾乎零儲蓄,僅靠每月1000至2000美元的社保金勉強度日。

更嚴峻的是,社會保障資產限額自1989年後再未調整(個人2000美元、夫妻3000美元上限),與40年間飈升的物價形成鮮明對比。美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經濟福祉中心高級主任傑西卡·約翰斯頓直言:“我們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跟不上生活成本的上漲。”

與此同時,老齡化趨勢也正悄然重塑美國勞動力市場格局。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當前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就業率達19%,較1987年的11%大幅攀升;蓋洛普調查則指出,2023年美國平均退休年齡已推遲至62歲,較本世紀初延長3年,且老年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間較1987年增加近30%。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社會保障體系正面臨被削減的風險。今年4月,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通過預算提案,計劃未來十年削減醫療補助等關鍵項目經費達8800億美元。儘管特朗普曾承諾“不削減社保福利”,但社會保障局同步推進的7000人裁員計劃,已引發對服務中斷的廣泛擔憂。美國前社會保障局局長馬丁·奧馬利就警告,裁員可能會導致退休人員的福利中斷。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與經濟壓力交織,美國退休制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退休”也逐漸變成低收入美國人眼中的“奢侈品”。正如美國《時代》雜誌所說的那樣,對於許多美國老年工人來說,“退休已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完)


【編輯:淩玉輝】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