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G20協調人:電動汽車這“潑天的富貴”印度沒接住啊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2月19日電 面對中國汽車製造商帶來的激烈競爭,歐美接連以“公平競爭”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本土市場。 在上周的“綠色巴拉特”論壇上,印度G20協調人阿米塔布•康德(Amitabh Kant)談及此事時,帶著幾分“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表示,印度本應藉此機會填補中國車企在歐美市場留下的空白,奈何印度車企“不給力”,落後太多了。 康德現為印度G20協調人,他曾擔任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庫“印度轉型國家研究所”(NITI Aayog)首席執行官,是“印度製造”“創業印度”等多項重要政策的推動者。 康德在論壇上強調了印度汽車業電動化轉型的緊迫性,并指印度當務之急是在汽車製造、電池製造、快充技術等方面實現技術飛躍,否則將在新一輪汽車革命中敗下陣來,因為當全世界都在進行技術變革,印度不跟上就會失去全球市場。 康德稱,印度目前亟需在國內推廣電動車,在他看來,2030年印度需要實現交通工具60%電動化,到2035年實現100%電動化。 “看看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占比超過50%,歐洲占比23%,美國約為10%,印度僅為2%。僅僅2%!”康德說道,“我們的製造商落後了5年!”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報告,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占比60%,歐洲占比25%,美國占比10%,而印度占比2%。 康德語帶不滿地表示,歐美先後對中國實施高關稅政策,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市場,這些針對中國的政策相當於為印度汽車業打開了歐美市場的大門,但在這個機會面前,印度汽車業卻面臨著尷尬的處境——落後太多。 康德說:“2025年快到了,我們已經失去4年機會。我們本應在這裡生產電池,我們本應成為出口國。如果某個領域能做到這一點,那為何汽車領域做不到?四年後的今天,我們本應從中國(電動汽車)被征收100%關稅這事上獲益。” “但我們沒能做到。”論壇主持人斯里坎特(Chandra R Srikanth)表示了贊同。(編譯:李雪萍)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