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電報”創始人在法國被羈押 馬克龍否認政治決定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8月27日電 社交軟件“電報”(Telegram)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在法國被捕一事持續發酵。據法新社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26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聲,否認杜羅夫被捕是“政治決定”。據稱,馬克龍的言論是杜羅夫被捕後法國官員首次就此事發表公開聲明。 馬克龍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在帕維爾·杜羅夫被捕後,我看到了關於法國的虛假信息。”馬克龍寫道,並稱法國堅決致力於言論和交流自由等精神,並將繼續如此。 他稱,“在一個法治國家,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自由都在法律框架內得到維護,以保護公民並尊重他們的基本權利。” “司法部門應當完全獨立地執行法律。”馬克龍稱,“電報”創始人在法國境內被捕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司法調查的一部分。這絕不是一個政治決定。應由法官對此作出裁決。” 據報道,杜羅夫於當地時間24日晚在法國布爾歇機場被捕,法國相關部門25日稱將延長對他的羈押。根據該國法律,杜羅夫最長可被羈押96小時,之後警方要麼對他提起指控、要麼將其釋放。 據法新社介紹,一直以來“電報”都因鬆懈的平台管理與內容審核而飽受爭議。此前,法國檢方曾指控杜羅夫在一系列的毒品交易、兒童性剝削以及詐騙活動中存在“參與共謀”或“監管失職”等行為。杜羅夫還曾因不當運營社交軟件而與俄政府交惡。2017年其移居阿聯酋迪拜並將“電報”總部遷至那里。在那之後其獲取了法國等國的公民資格。 事發後,俄羅斯政府多名官員發聲為杜羅夫高調維護,也令外界感到意外。俄國家杜馬副主席達萬科夫曾表示,杜羅夫被捕帶有明顯的政治動機,他可能會成為西方國家窺探“電報”用戶個人信息的“工具人”。多名俄官員指責稱,在言論自由方面,西方國家一向採用“雙重標準”。(完) 【編輯:林曉惠】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