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示威持續 會否影響援烏決定?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1日電(記者關秀英)當地時間1月31日,歐洲多國的農民示威持續。法國農民封鎖全國各地道路,農民公會日前更宣布將對首都巴黎進行“無限期圍攻”。他們除控訴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環境政策過於嚴苛以外,還不滿歐盟為支援烏克蘭,放寬對烏農產品進口的限制,導致不正當競爭,影響他們生計。 1月29日,在法國巴黎附近的隆維利耶,農業生產者用拖拉機封堵通往巴黎的高速公路。圖自新華社 法國農民發誓要從全國各地開車前往巴黎最大生鮮批發市場杭吉斯(歐洲最大批發市場)進行抗議。此外,德國、荷蘭、意大利和比利時等農民也都有加入了這次大規模示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有數十架拖拉車停在歐洲議會門外。農民計劃在歐盟峰會期間,在歐盟總部外示威。 對於示威會否影響歐盟對援烏的決定?有熟悉歐盟政策的專家指出,歐盟支持烏克蘭是政治決定,這個立場不會變。具體而言,歐盟立場是援烏,而烏是農業國,農業是烏的主要支柱,農產品基本上都是出口到國外。歐盟允許進口烏農產品是一種政治姿態,也是一種對烏幫忙,但是這導致歐盟各國農產品多了,價格下跌,於是損害了歐盟自己農民的利益。 從長期看,歐盟對援烏是開始出現一些疲憊,由於各方面成本不斷上升,才會導致歐盟各國農民不滿而進行示威抗議,而歐盟在中短期內也只能援烏而沒有別的好辦法,除非很快看到或者促成俄烏和談的前景。 不過,這次歐洲示威浪潮涉及多國,影響範圍較大。因為涉及到農民利益,法國會比較敏感,農業是它的傳統產業,農民對法國國內政治有選票的意義,本身他們也是國內政治不能忽視的力量。所以法國可能會要求歐盟在經濟上作出一些調整,例如加強對本國農產品補貼等,以緩和農民情緒等。 對於法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農民來說,示威是很經常的事。幾乎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抗議,這基本上是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唯一手段。歐洲的經濟發展重心在工業和服務業,產業轉型的成本基本上在農業上,某種意義上農民是“弱勢群體”,所以國家有保護性的農業政策,來做一些價格補貼。 但是,農業畢竟不是主導產業,所以行業利益還是受到影響。因此,他們要團結起來,顯示自身的力量,以便政府注意到他們,調整政策保護農民利益。他們大部分都是經濟訴求,沒有政治和外交訴求。如果涉及到了一些外交,也是因為進出口等外貿影響了農產品市場,農民才會去示威。(完) 【編輯:梅婉潼】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