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歐美對華“去風險”炒了這麼久,冰島外長說了句實話

分享到:
2023-07-14 09: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4日電 當地時間7月12日,在北約峰會期間舉行的北約公共論壇上,對華“去風險”話題再度被大肆炒作。不過,冰島外長吉爾法多蒂爾則對此表現出困惑:“今天我們談論中國,談論我們對中國的依賴,談論‘去風險’。但老實說,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我不一定理解這詞的意思……”

當地時間11日,北約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為期2天的高峰會。期間北約發佈公報,妄稱中國的政策對北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構成挑戰,并藉此大肆炒作對華“去風險”。

在北約峰會期間舉行的北約公共論壇上,談到供應鏈問題時,冰島外長吉爾法多蒂爾稱,“這些原材料和我們需要的東西,不是到處都有,只存在於某些地方。我們需要有能力做到,在某些領域,我們能够確保自己擺脫依賴。”

不過,吉爾法多蒂爾也表示,“今天,我們談論中國,談論我們對中國的依賴,談論‘去風險’。但老實說,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我不一定理解這詞的意思,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明確我們的意思。”

這段話引起推特網民的熱議,有網民認為這是典型的“先射箭再畫靶”:“他們造了個詞出來,然後才往裡面填內容。”

有人揶揄道:“美國會告訴你是什麼意思的。”

還有網民表示,“‘去風險’就跟‘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一個意思,這不是一個單一概念,取決於謊言帝國美國怎麼定義它。順便說一句,這個定義也是由美國的利益來決定。”

近幾個月以來,“去風險”一詞反復出現在西方外交叙事中,成為美國及其盟友對華政策上的“最新共識”。

5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美國一歐盟貿易和技術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後對記者稱,美歐對華不尋求對抗、冷戰或“脫鈎”,而是聚焦“去風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月1日對此表示,最近“去風險”成了一個熱詞,要討論“去風險”,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風險。

她表示,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各國企業提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中國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同各國開展經貿科技投資合作。中國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這樣的中國不是風險是機遇。

她同時表示,世界面臨的真正風險是搞陣營對抗和新冷戰,是肆意干涉別國內政製造地區動蕩混亂,是將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破壞全球產供鏈穩定,是對外轉嫁經濟金融風險,周期性收割世界財富。國際社會應當警惕和共同防禦的是這些風險。

【編輯:李雪萍】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