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印度法官無法作判決 向ChatGPT求助

分享到:
2023-03-30 21:2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30日電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滲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就連法院都要借助它來斷案。據《紐約郵報》3月29日報道,印度一家法院在決定是否允許一名被告保釋時,選擇了求助ChatGPT的最新版本GPT-4。

這是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網站頁面。新華社圖片

據該報援引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高等法院在審判一名名叫辛格的男子時,作出了這個革命性的決定。辛格於2020年因涉嫌毆打和殺害他人而被捕。他在審判期間尋求保釋。

由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審理此案的法官決定向GPT-4尋求建議。於是,這個人工智能機器人出具了長達94頁的報告。

法官讓它回答以下問題:“被告涉嫌殘忍毆打他人時,能否判保釋?”

該機器人回答,如果襲擊者被指控犯有涉及殘忍的暴力犯罪,他們可能會被視為對社區構成威脅且有逃跑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可能不太願意準予保釋,或者可能會把保釋金定得很高,以確保被告出庭,且不會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然而,一般來說,如果襲擊者被指控犯有涉及殘忍的暴力犯罪,例如謀殺、嚴重毆打或酷刑,他們可能被視為對社區構成危險且有逃跑風險。

GPT-4也表示,無罪推定是司法系統的基本原則,即使被告涉嫌犯有殘忍襲擊罪行,如果法官判斷他們對社區沒有危險或也沒有逃跑風險,他們仍可能“獲準保釋”。

根據GPT-4提供的法律專業知識,法官最終拒絕了被告的保釋申請,理由是他在受害人死亡前確實有殘忍行為。

這是印度司法系統首次使用人工智能斷案。眾所周知,全印度高等法院積壓了近600萬件懸而未決的案件。

這看起來就像外科醫生向GPT-4詢問有關解剖學的問題一樣。ChatGPT或許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全世界法院系統的標配。另據媒體報道,就在上個月,一名哥倫比亞法官使用了該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決定是否應為患有自閉癥的未成年人提供醫療服務。

這只是日益普及的人工智能的最新前沿領域,人工智能正被應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醫學到學校教育,甚至在線約會。(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