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一場美國中期選舉成了“看誰對華更強硬”的秀場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2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11月1日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共和黨有望在下個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中拿下參、眾兩院。事關在這場已成為“看誰對華更強硬”秀場的選舉中,相比民主黨的“畏手畏腳”,共和黨的口號“更響亮”、態度“更積極”。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近期的民調結果顯示,共和黨可能在選舉中拿下參、眾兩院。而一旦獲勝,共和黨將迫使拜登對華采取更加強硬的態度。 目前,主導對華(強硬)的議員似乎都已鎖定連任。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馬可·盧比奧有93%的機會連任,盧比奧是長期的中國批評者,至少發起過28項與中國有關的立法。 觀察家認為,這些主要議員的“連任”將加強兩黨對華強硬的“共識”。有學者指出:“中國已成為一個跨黨派的問題,以至於候選人無論其背景和專業知識如何,都在評論它”。 據統計,在拜登宣誓就職前召開的國會會議上,共有400多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或決議,它們幾乎都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雖然其中只有少數獲得通過。 美國投票站資料圖 圖自新華網 儘管兩黨對中國都采取了強硬的態度,但依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雖然兩黨都昇級了它們對中國的言論,但共和黨人的聲音顯然更大。統計數據顯示,共和黨人在推特上發佈有關中國的話題次數要多過民主黨人。 另外,共和黨人也更加積極地支持與中國有關的立法,他們在本屆國會任期內提出的法案數量是民主黨人的兩倍之多。 民主黨人則傾向於在其政策中使用更溫和的措辭,比如不將中國定義為“敵人”,而是“競爭對手”。 分析認為,如果共和黨在眾議院獲勝,他們將“更響亮、更積極”地推動對華強硬政策,并希望自己看起來比民主黨人“更強硬”。如果民主黨人繼續控制參議院,他們也會面臨認知挑戰,擔心在中國問題上顯得過於“軟弱”。 文章還指出,在參議院,可能影響對華政策的兩場激烈競選活動都以“廣泛地抨擊中國”和“候選人相互指責對方與中國的關係”為標誌。這些競選活動預示著,這場“看誰對華更強硬”的比拼,“最強硬”的一方將會獲勝。 在這場比拼“看誰對華更強硬”的美國中期選舉中,鼓勵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立場的事實凸顯了兩國之間結構性的緊張局勢。 來自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的羅伯特·戴利說:“這種(中美)關係很糟糕,而且還會繼續惡化,這不是因為某個美國政客或政黨占了上風,而是因為一股‘潮流’正在將‘兩國推向深刻的不信任’。” 【編輯:王叙】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