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交警用無人機1分鐘處理交通事故,網友:科技改變生活

分享到:
2025-05-07 15: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7日電(編輯 胡雪石)近日,一段河北高速交警運用無人機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視頻中,河北高速路段發生兩車追尾,交警通過無人機拍照取證,僅用1分鐘便高效清撤現場,讓道路恢復暢通。網友們紛紛點讚留言:“科技改變生活,建議全國推廣!”

視頻裡可以看到,一輛黑色汽車與前方的白色汽車發生追尾。河北高速交警迅速通過無人機開展工作,向事故車司機問話確認車輛能否移動,在得到肯定答復後告知:“無人機已對事故現場拍照取證,所有人員上車,自行駕駛到前方5公里處秦皇島收費站進行處理。”同時,交警還不忘提醒後方車輛注意安全。隨後,高速上的車輛有序通行,整個過程不到30秒。

這一高效的處理方式贏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視頻也在社交媒體迅速走紅。網友們紛紛點讚留言,“科技改變生活”,這才是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切實改變,無人機的應用讓交通事故處理更加便捷高效。還有網友建議“各地高速交警配備無人機在高速上巡邏,遇到堵車的時候,無人機能第一時間飛到堵車源頭”。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輕微交通事故處置引發的二次事故等問題,已然成為城市交通治理的難點與痛點。在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後,如果不能迅速做到快處快撤,不僅會嚴重影響交通秩序,降低道路通行效率,還極易引發二次事故,進而造成更大的損失。以往,高架路面發生事故時,交警從出警到處理完畢,一般需要20分鐘左右,處理流程繁瑣,不僅耗費大量警力資源,也讓道路擁堵狀況雪上加霜。

與傳統出警方式相比,警用無人機具有顯著優勢。它能够快速騰空起飛,迅速抵達事故現場,其獨特的空中視角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可輕鬆完成一些在地面難以實現的任務。有數據顯示,在處理高架路面事故時,無人機能够實現“3分鐘到場,5分鐘快處”的高效響應機制,大大縮短了事故處理時間,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

檢索發現,中國許多城市使用無人機處理交通事故早已實現常態化。據統計,廣州、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都已將無人機引入交通管理領域,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濟南、上海還用無人機抓拍龜速車、違法加塞等行為。這些城市通過無人機的高效運作,不僅提高了交通事故的處理效率,還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環境。

在國外,無人機處理交通事故的實踐也屢見不鮮。比如澳大利亞在2020年便將中國大疆無人機配備在警用摩托車上。在實際應用中,這種組合模式成效顯著,交通事故處理速度提高了80%。

在美國,無人機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更為廣泛。在一些大城市,無人機被用於日常交通巡邏,實時監控道路狀況,及時發現交通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在高速公路上,當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導致交通癱瘓時,無人機可以快速飛抵現場,為救援人員提供準確的事故信息,引導救援車輛快速到達,同時疏導交通,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此外,無人機還用於對大型交通樞紐的監控,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只是不知當年中美關稅戰下,對美國交警使用中國無人機處理交通事故造成多大影響。

在英國,無人機也是治理擁堵的利器。英國交通管理部門利用無人機對城市主要道路進行實時監測,分析交通流量數據,及時發現擁堵點並制定疏導方案。同時,無人機還可以通過廣播系統向駕駛員提供實時路況信息,引導他們選擇最佳出行路線,有效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

展望未來,在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的浪潮推動下,無人機必將在交通領域繼續大放異彩,深度融入交通管理體系並扮演愈發關鍵的角色,推動交通管理模式發生顛覆性變革。曾經,一旦遭遇交通事故,道路便陷入擁堵癱瘓,人們只能無奈地被困在車流中,心急如焚、度秒如年。而隨著無人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這般令人焦灼煩悶的交通困境,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歷史,再難重現。(完)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