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大棒”揮向電影 中國院線引進片繁榮香港中通社5月6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吳一帆)特朗普第二個美國總統任期的貿易限制政策首度延伸至娛樂產業。他於當地時間4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將對所有進入美國、在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且授權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立即啟動程序。消息一出,連美國的西方“盟友”也紛紛難掩不滿。而作為對比,剛結束的中國今年“五一檔”電影市場則呈現與美國截然相反的“海納百川”之態。 特朗普4日發文說,由於其他國家提供各種激勵措施吸引美國電影人和製片公司,美國電影業正在“快速死亡”。他還聲稱,電影產業外流已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其他國家“還利用電影傳播信息和進行宣傳戰”。 特朗普 資料圖 特朗普以全大寫英文字母寫道:“我們要電影重回美國製作!” 對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社媒回應說:“我們正在著手處理。”不過,盧特尼克和特朗普均未提供就進口電影實施關稅的任何細節。 特朗普此番不按常理出牌,在美國的西方盟友間也不啻投下重磅“炸彈”。5日,與美國同屬情報共享“五眼聯盟”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誓言,將全力支持本國電影產業。 澳內政部長伯克表示,他已同電影主管部門高層討論了美國政府擬議的電影關稅。伯克在一份聲明中說:“毫無疑問,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維護澳電影產業的權利。”新西蘭總理拉克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西蘭正在等待有關美國對外國製作電影徵收關稅的更多細節,“但我們當然會強力捍衛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和權益。” 在一向與美親厚的英國,其政府發言人5日表示,英國將繼續以“冷靜”態度對待與美國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該發言人未直接評論電影業面臨的美國關稅威脅。不過,支持英國電影製作的英國電影委員會(BFC)認為,特朗普的電影關稅表態“令人擔憂”。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製作外流嚴重。據追蹤影視產量的機構“ProdPro”統計,去年美國影視製作整體產量較2021年下降26%。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在美國之外拍攝和製作電影可能更加實惠。 一方面,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西班牙等為電影製作提供稅務優惠,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Netflix等美國影視製作巨頭都享受過這類優惠。另一方面,2023年好萊塢大罷工、今年的加州山火等“人禍”與“天災”,也加劇了美國本土影視製作的窘迫現狀。 對美國國內電影產業而言,特朗普此番電影關稅無疑意味著又一次“人禍”。以迪士尼為例,其出品的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5:毀滅之日》(Avengers: Doomsday)定於明年5月上映,目前正在倫敦拍攝;其出品的《蜘蛛俠:嶄新之日》(Spider-Man: Brand New Day)定於明年7月底上映,本也計劃今年在英國開機……新關稅若實施,這些影片則將面臨成本翻番的嚴峻風險,命運未知。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對比,在剛收尾的中國電影“五一檔”(5月1日至5日)院線,由日本漫畫家、動畫導演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票房領先,吸引了許多觀眾懷著對宮崎駿藝術作品的情結走進影院;而來自美國的漫威電影《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亦有不俗表現。今年中國“五一檔”,可謂是國產片、引進片共同綻放。 4月10日,中國國家電影局發言人曾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與此同時,該發言人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完) 【編輯:李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