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發布網約車外賣騎手權益案例以保護其權益

分享到:
2025-04-30 15:4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30日電  “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4月30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網約車、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典型案例,以依法妥善保護勞動者、受害者、企業等各方權益,促推平台企業、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典型案例。圖源:“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其中一起案例中,楊某在某運輸公司從事混凝土運輸工作,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楊某入職後先通過微信群接受某運輸公司派單,後在某平台註冊賬號綁定該公司,由該公司審批通過之後,通過平台接受該公司派單。楊某與某運輸公司產生爭議,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裁決楊某與某運輸公司存在勞動關係。某運輸公司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法院生效裁判確認楊某與某運輸公司存在勞動關係。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介紹本案典型意義:互聯網平台及數字技術要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勞動管理方式,但未改變勞動管理的性質。認定企業與網約貨車司機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應當根據用工事實進行實質審查。

資料圖:在烏魯木齊市光明路附近,外賣員在風雪中騎行。 新華社圖片

另一起案例中,外賣騎手馮某騎行電動自行車進入上海市某小區時,左手持手機放在車把上,通過進出口處被正在關閉的電動門撞及車輛後部,倒地受傷,經醫院診斷為頸部脊髓損傷等。事發後,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核定馮某鑒定檢測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某保險公司向馮某支付。此後,馮某訴至法院,要求該小區物業公司賠償殘疾賠償金等。一審法院判決某物業公司賠償殘疾賠償金等;某物業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就此案表示,勞動者獲得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待遇後,有權請求第三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