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億!境外機構連續增持中國債券香港新聞網4月30日電 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化中國債券市場投融資環境,成效顯著。據央視財經29日晚報道: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達到18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二。近期,隨著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債券趨勢明顯。 183萬億元!我國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 多方看好“中國債” 央視財經記者 吳哲鈺:183萬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160餘家境外機構進入我國債券市場,涵蓋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類機構和商業類機構。目前境外機構持有我國債券總量4.5萬億元,較2024年末的持倉量上升了2700多億元。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平穩有序,吸引境外機構積極參與。 央視財經報道截圖(下同) 自2019年以來,中國債券先後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三大國際債券指數,近年來權重逐步提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已達到9.7%,較四年前提升了3.7個百分點,并於2024年11月超過日本,升至全球第三; 中國國債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中的權重為10%,已達到國別最大權重;中國國債在富時羅素國債指數中的權重已達到10%,是最初預計的兩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蘇劍:充分表明全球機構投資者對於中國金融業持續擴大開放和中國債券市場的信心。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穩中向好,為外資看好中國奠定了扎實基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穩步推進,則進一步加快了外資進入中國債市的步伐。 此外,專家還告訴記者,從實際收益率、避險屬性等各方面看,中國債券市場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人民幣債券價格波動小、回報穩定。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人民幣債券具有較高的分散化、多元化投資價值,避險功能正在不斷增強。根據有關測算,2024年中國債券與美國股債、歐洲股債以及新興市場股債的收益率相關性都接近零。央行等有關部門為境外機構提供更加友好的投融資環境,推出一系列“債券通”“互換通”優化措施,進一步與國際主流交易品種接軌。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央行還將持續推進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拓展境內外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特別是長期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超9500億元!制度優化 環境良好 境外機構爭相來華髮行熊貓債 境外機構不僅積極投資中國債券市場,還通過發行熊貓債參與其中。在中國國內低利率融資環境下,熊貓債融資成本優勢凸顯,境外機構發行熱度不斷攀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境外機構來華髮行熊貓債累計超過9500億元。2025年以來,熊貓債的發行規模已超600億元。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總部位於北京的多邊開發銀行,為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是其長期戰略發展方向。截至目前,亞投行在中國已經支持了交通、能源、公共衛生與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二十餘個項目,也因此對人民幣投融資有旺盛的需求。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司庫長 諾德禮: 十年間我們在全球投資了300多個項目,其中有21個在中國,也正是因此,我們在中國以境外發行人的身份開始發行債券。 截至目前,亞投行已累計發行145億元人民幣熊貓債券。諾德禮告訴記者,海外投資者越來越有興趣參與人民幣債券市場。一方面是由於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的投資環境良好。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司庫長 諾德禮:人民幣債券市場走出了一條清晰的持續改革路徑,提升互聯互通水平更好服務境外投資者。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體量巨大,流動性充裕。很多投資者都希望來到中國境內市場投資,這是我們觀察到的一個非常強勁的趨勢。 說到熊貓債,還有一位在華工作了20年的外資銀行高管也是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 德意志銀行中國債務資本市場主管 方中睿: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進行融資趨勢是越來越明顯的,投資在中國,融資在中國,有利於長期的發展,人民幣資本市場又提供了很有效的融資來源。 1999年,方中睿來到中國求學後留在北京,并一直在外資金融機構工作。他所任職的德意志銀行,在2024年成為熊貓債承銷規模第一的外資銀行。他告訴記者,近年來,熊貓債的發行人結構出現明顯變化,純外資發行人占比大幅增加,2024年熊貓債的純外資發行人占比接近40%,而2023年只有17%。 德意志銀行中國債務資本市場主管 方中睿:從發行人的角度,我們看到了去年熊貓債(發行)的增量主要來自非中資機構,包括德國,也包括一些其他的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行主體,所以也說明熊貓債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發行人都有吸引力。 德意志銀行集團財務部發行與證券化主管 喬納森·布萊克:通過4次發行,德銀集團完成了80億元熊貓債的發行計劃,獲得了熱烈的市場反響。這印證了人民幣債券市場已快速發展成為我們重要的融資渠道,我們期待盡快啟動我們集團第5次熊貓債發行。(完) 【編輯: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