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三項文獻遺產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18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月17日發布新聞公報,宣布將74項文獻遺產新列入其《世界記憶名錄》,其中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隨州曾侯乙編鐘》《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國與斯里蘭卡聯合申報的鄭和遺存《布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至此,中國共有18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在湖北省博物館拍攝的曾侯乙編鐘(2018年8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隨州曾侯乙編鐘》是此次世界記憶名錄“上新”的項目之一。編鐘是獨屬於中國的打擊樂器,出土於湖北隨州的曾侯乙編鐘有著多個之最,比如規模最大、音律最全、保存最為完整等等,但是鮮有人知的是,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另一個“身份”——打擊樂的音樂教科書。 嵩山少林寺始建於北魏,也就是公元495年,是中國禪宗祖庭,也是中國功夫的發源地之一。此次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少林寺碑碣(566—1990)》,總計499通,這些跨越一千多年較為完整連貫的珍貴石刻歷史文獻,涉及政治、經濟、宗教、軍事、文化等,是獨特的研究中國佛教史、武術史和古代社會的重要實物資料。 《布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是一塊刻有中文、波斯文和泰米爾文的石碑。1911年,英國工程師在斯里蘭卡西南海岸加勒市的涵洞中發現了它,其碑身的文字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重要見證。 世界記憶項目旨在加強文獻遺產的保護,促進文獻遺產的普遍利用,提高人們對文獻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它與世界遺產項目、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三大遺產類旗艦項目。(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