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研究證明植物葉片可吸收積累大氣微塑料

分享到:
2025-04-10 15:4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0日電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葉片對大氣微塑料的吸收與積累現象在環境中廣泛存在,葉片吸收大氣微塑料是微塑料進入食物鏈和人體的重要途徑,全面認識微塑料的環境行為,對於此類新污染物的管控非常重要。

這一科研成果由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汪磊教授課題組、孫紅文教授課題組與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邢寶山教授課題組,以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東北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聯合研究取得。該成果於4月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在線發表。

南開大學新污染物研究團隊開展植物模擬暴露實驗。圖源:新華社/受訪者供圖

據新華社報道,植物吸收是很多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重要途徑。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被植物根系吸收,但其向上運輸效率較低,對地上可食部分的影響有限。大氣中的微塑料污染廣泛存在,如果植物葉片能够直接吸收微塑料,將導致更為直接的生態影響。然而,植物葉片對大氣微塑料的吸收行為一直缺乏有力證明。

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質譜檢測發現,植物葉片中普遍存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合物及其低聚物,其含量隨大氣濃度和葉片生長時間增加而升高。

“在滌綸工廠和垃圾填埋場等高污染地區的喬木、灌木葉片,以及露天種植的葉類蔬菜中,我們均檢測到了PET和PS。通過高光譜成像和原子力顯微鏡-紅外光譜聯用技術,我們還觀察到了污染地區的喬木、灌木葉片中被吸收的微塑料顆粒。”該論文第一作者、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燁說。

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實驗室模擬研究,證實了微塑料顆粒可被玉米葉片通過氣孔吸收,并能够通過細胞間隙被運輸至維管組織,并在葉片毛狀體中積累。

“目前,微、納米塑料污染問題被全球關注,它們對生物體的毒性效應被不斷發現。植物是食物鏈的基礎單元,葉片中累積的微塑料能直接進入食物鏈,這一過程引起的生態與健康風險,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汪磊說。(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