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油氣長輸管道建設實現全國產化機器人焊接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8日電 據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8日消息,中國自主研發的“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施工效率顯著提升。 資料圖 圖源: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石油管道局焊接責任師靳紅星介紹說,“四全”即從33毫米到1422毫米全部鋼管口徑;山地、沼澤、沙漠等全地形;直管與直管、直管與彎管、彎管與彎管等全焊口類型;全自動焊超聲波檢測。這些場景和工序主要由4台機器人自動完成,它們組成一個焊接“班組”,填補諸多行業空白。在東非原油外輸管道建設中,這套機器人“班組”的焊接一次合格率達98%以上。與此同時,單道口焊材使用量從2.9千克降至1千克,油料由30升減至10升,碳排放和煙塵排放減少超六成。 過去,油氣管道焊接主要依賴手工焊及半自動焊,占比高達80%。這種傳統焊接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施工成本高、焊接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面對這些難題,中國石油管道局凝聚科技力量,設立15個科技專項,研發出“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裝備系統。以中俄東線工程為例,管道口徑1422毫米,每道焊口人工焊接需7個小時,機器人只需1小時,與人工相比,平原地帶施工工效提升約7倍,山地施工工效提升約4倍;而且採用100%實心焊絲,確保環焊接頭性能達到最優。 目前,“四全”管道焊接檢測機器人已在國內中俄東線、西氣東輸三線、川氣東送二線等工程廣泛應用,在國際上獲得法國道達爾公司、沙特阿美公司認證,并在東非原油管道、沙特阿美管道項目全面鋪開。 這套機器人“班組”還克服山區施工難題,突破國內外30°大坡度山地連續焊接瓶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靳紅星說,機器人“班組”具備焊接效率倍增、綠色低碳環保、管道本質安全三大優勢,標誌著中國長輸管道建設從“手工半自動焊”向“機器人自動焊”的技術跨越。(完) 【編輯:彭玉婷】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