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繪製全球首個深淵生態系統全景圖

分享到:
2025-03-07 10:2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7日電 藉助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及全國產化科研體系,中國科學家已在深海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繪製出全球首個海洋最深生態系統圖景,并揭示了深淵生命的適應策略和資源潛能。3月7日,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標誌著中國深海微生物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圖源:央視網

深淵,是指水深超過6000米的深海區域,壓力高達上千個大氣壓,加上低溫和食物匱乏的極端環境,深淵一度被認為是“生命荒漠”。

中國科研團隊歷時三年,通過對馬里亞納海溝采樣獲取的1600多份微生物的樣品以及11種不同的深海魚類進行分析,首次獲取了全球首個深淵生態系統全景圖。

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團隊成員王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在馬里亞納海溝裡面鑒定出了7564種微生物物種,通過與公共數據庫以及其他的已知環境當中的微生物物種進行比對,發現其中89.4%物種是全新的。這意味著深淵以及其他深海環境中可能蘊藏著大量的未來可以利用的資源。

這份深淵生態系統全景圖不僅成功揭示了深淵繁榮的生態密碼,研究人員還發現,深淵微生物和魚類之間存在獨特的“共適應”機制。這些生物採用相似的抗氧化策略應對極端壓力,這種策略不僅能緩解細胞損傷,還可能為人類抗衰老等研究提供新思路。

此次研究不僅拓展了人類對生命極限的認知,更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科研人員發現,深淵微生物可能蘊藏新型抗生素、環保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將為醫藥、能源開發提供新資源。“在深淵的微生物群落裡面,它們有很多降解(含有)苯環這種化合物的能力,苯環在傳統的處理裡面是很難被徹底降解,利用從深淵裡面發掘的降解苯環的能力,未來可以應用在複雜污染物完全的降解和處理上。”王景說。

據悉,中國科研團隊已建立全球首個深淵微生物大數據庫,并通過《馬里亞納共識》向國際社會開放共享數據,推動全球共同探索深海奧秘。(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