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首份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發布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1月6日電 中國自然資源部6日發布《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2024》,這是中國首次以公報形式全面反映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中國首份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發布。央視新聞圖片 據悉,《公報》共4.7萬餘字,主要包括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實踐、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國土空間自然生態評價、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綠色地球中國貢獻五部分內容。 《公報》評價了中國自然生態基本國情,發布了大氣水、地表水、海水、成土母岩(質)、土壤、氣溫等自然生態背景狀況,林地、草地、濕地、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特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沙化、土地石漠化、凍融型土地退化、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土地損毀、海洋生態災害等生態風險狀況,陸域生態基礎分區、近海生態分區及特徵,為分區分類、科學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提供了基礎支撐。 《公報》顯示,中國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逐步由單一要素向系統治理轉變、由工程措施為主向自然恢復為主轉變、由末端治理向全鏈條管理轉變、由依靠財政向多元化投入轉變,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十三五(2016年)”以來,部署實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治理面積超過1億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480萬畝,整治修復海岸線近1680千米、濱海濕地超過75萬畝,紅樹林地面積已增長至45萬畝。 據悉,截至2023年,中國實施“三北”工程45年來,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2萬平方千米、治理退化草原85.3萬平方千米,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從1978年的5.1%提高到2023年的12.1%。(完) 【編輯:淩玉輝】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