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民眾醫保6年減負逾7000億元人民幣

分享到:
2024-09-10 00:0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9月10日電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10日介紹,該局成立6年來,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民眾減負超過了7000億元人民幣。

資料圖為市民在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量血壓。 香港中通社圖片

據介紹,醫保藥品目錄是指醫保基金可以報銷的藥品範圍,目錄內主要包含了西藥、中成藥以及中藥飲片等。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藥好藥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目錄內品種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

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病等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實現了藥品保障範圍與臨床用藥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中國國家醫保局還發揮醫保團購的優勢,引導新藥價格回歸合理。整合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實施戰略購買,完善了國家藥品談判准入機制,很多“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

中國國家醫保局還介紹,自2018年以來,開展了9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和4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同時,指導地方普遍開展藥品耗材省級集採或省際聯盟採購。5年多來,群眾用藥負擔降低,用藥可及性和質量提升。比如乙肝抗病毒藥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集採前患者的年費用高達4000到5000元人民幣左右,集採後的年費用降到100到200元人民幣左右。醫療機構的臨床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抗病毒的治療率和規範性大幅提升。

下一步,中國醫保部門將持續擴大集採覆蓋面,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將人工耳蝸等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採範圍。(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