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院發佈《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呼籲更科學分配全球減碳責任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29日電 今天(29日),中國科學院發佈《消費端碳排放研究報告(2024)》,報告顯示,1990—201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強度降低83.3%,為全球提供了更多的綠色低碳產品。此外,當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差異顯著,專家呼籲統籌生產端和消費端,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核算體系,更科學公正地分配全球減碳責任。 報告顯示: 1990—201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強度降低83.3%,為全球提供更多的綠色低碳產品。 2021年,中國因光伏產品貿易為其他國家承擔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達2.5億噸。同時,這些光伏產品每年可為全球其他國家削減約1.5億噸由煤電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全球減排和氣候變化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央視新聞消息,該報告還集中呈現了基於消費端視角的全球碳排放研究最新結果,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的演變特征。報告顯示,1990—2019年,主要發達國家消費端碳排放普遍高於生產端碳排放,主要發展中國家則反之,尤其是中國消費端碳排放長期低於生產端碳排放,為全球承擔了更多碳排放責任。據介紹,生產和消費是經濟活動的兩個方面,消費端碳核算除考慮生產過程的碳排放以外,還包括運輸、使用、處置和回收以及貿易活動等各個環節,因此更為科學全面。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魏偉:生產端只是關注的生產屬地原則,那麼自然而然生產越多產品的區域,它的碳排放核算就要越高,消費端我們關注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消費行為引起的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更多的產品,消費端的碳排放核算結果就要高。 當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消費端碳排放差異顯著,因此專家呼籲統籌生產端和消費端,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核算體系,更科學地分配全球減碳責任。 (完) 【編輯:曾瑜梅】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