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愛因斯坦探針”空間科學衛星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9日電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1月9日發佈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15時0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空間科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軌運行示意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供圖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被譽為“宇宙天體爆發的捕手”,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繼“悟空”“墨子號”“慧眼”“實踐十號”“太極一號”“懷柔一號”“夸父一號”之後,成功研製發射的新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它能精準捕捉到更加遙遠和暗弱的暫現源與爆發天體,探尋來自引力波源的X射線信號,對研究恒星活動、黑洞和中子星等致密天體的形成、演化、並合等過程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設計壽命5年,其採用天文時域觀測方法在軟X射線波段,開展高靈敏度實時動態巡天監測,將系統性發現宇宙高能暫現和劇變天體,監測已知天體的活動性,探究其本質和物理過程。“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共搭載有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和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兩台有效載荷。“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運用“龍蝦眼”微孔陣列聚焦成像技術,探測能力國際領先,可實現靈敏度和空間分辨率1至2個數量級的提升,在進行大視場探測的同時,能夠精準捕捉到宇宙中遙遠暗弱的高能暫現源和轉瞬即逝的未知現象,並發佈預警引導天地基其他天文設備進行後隨觀測。 據悉,“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研製建設,衛星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抓總研製,科學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負責研製建設,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實施,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此次衛星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06次航天飛行。(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