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達178家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2月12日電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12月12日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達178家。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12.33萬億元,同比增長7.11%。依托國家高新區,一批高科技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力量。 成都高新區軟件園。新華社圖片 吳家喜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12日舉行的“發揮國家高新區作用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聞發佈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會上發佈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家高新區發揮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作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基地平台看,聚集了近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70%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從研發投入看,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投入超萬億元。從成果產出看,智能機器人、衛星導航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在高新區加速產業化。以北京中關村和上海張江為例,2022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8.7萬億元,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萬家;2023年1至10月,上海張江高新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9576.5億元,約占全市的80%。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說,將推動更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創新基地平台向國家高新區布局,支持有條件的國家高新區深度參與建設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讓更多的企業牽頭開展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吳家喜表示,還將鼓勵有條件的高新區圍繞重點產業鏈,建設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中試熟化基地等,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繼續推動在國家高新區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試點,支持園區搭建產融合作平台,構建和完善種子基金、創業投資、銀行信貸、上市融資等金融支持體系,推動各類投資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