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新發現!晉國在戰國早期的銅、鉛礦料或來自這裏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0月13日電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佈山西聞喜邱家莊M5001大墓最新研究成果,對該墓出土的青銅器進行鉛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發現晉國戰國早期銅、鉛礦料最可能來源為豫西地區。 邱家莊M5001大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的一部分。邱家莊M5001大墓,是目前古曲沃地區唯一經科學發掘的晉公級大墓,考古學家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斷,該墓葬的年代為戰國早期,且早於新絳柳泉墓地,墓主人應為晉幽公或早於晉幽公的其他幾位晉公的夫人之墓。 本次研究選取的27件樣本,均出土於M5001墓,除7件為小型銅飾件外,其餘均為器物殘片。通過運用多種科技方法分析,確定晉國在戰國早期所使用的銅、鉛礦料,與春秋晚期所使用銅料與鉛料存在差異,鉛料的差異可能來自對同一多金屬礦區內不同礦山的選擇,銅料的差異則代表著來自不同礦區的可能,從目前的礦冶調查來看,長江下遊成礦區是古代王朝的重點開發區域,留下了豐富的礦冶遺址,而豫西則鮮見先秦時期的銅錫鉛礦遺址,這一方面是由於過去缺乏調查,另一方面是由於後人採礦行為的破壞。 邱家莊M5001年代在晉幽公時期或之前,此時三晉疆域應與春秋末年晉國疆域差異不大,應包括豫西地區北部。豫西地區具有多處大型鉛鋅礦,常見銅鉛共生礦,在政治動蕩的戰國時期,豫西應比長江下遊更符合三晉統治者的需要。通過科技考古,同時結合豫西地區礦產資源特征與戰國時期政治經濟形勢,豫西地區更可能是晉國的銅、鉛礦料來源地。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