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山西長治上韓村最新考古成果公佈 共發掘清理東周墓葬27座

分享到:
2023-10-08 14:3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8日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發佈山西長治上韓村最新考古成果。此次發掘共清理了東周墓葬27座,年代從春秋末期延續至戰國中期,文化內涵較為豐富,部分出土器物與晉文化同類器相比差別明顯,形成既有典型晉文化墓葬特點,又有不同於典型晉文化同類器的本土文化因素存在,反映了晉文化因素在進入該地區後與當地土著文化因素逐漸融合的過程。

上韓墓地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馬廠鎮上韓村南400米、漳澤湖東岸台地上,地勢平緩,略呈北高南低。2019年6月至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地方文物部門,對該墓地涉建區域勘探發現的古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了東周墓葬27座。此次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選取墓地春秋末期、戰國早期、戰國中期等不同階段的幾組典型墓葬(M5、M11、M18、M22、M24)進行發佈。

其中,M5木質葬具僅存灰痕,從灰痕推斷葬具為一棺一槨,根據恥骨聯合面判斷,墓主疑為女性,年齡為27~28歲。出土遺物共15件,包括銅帶鉤、銅鈴、玉扣、陶鼎等。

M11墓葬出土遺物共8件,均為陶器,放置在棺槨間東南部。

M18葬具為一槨一棺,人骨保存較為完整。根據恥骨聯合面判斷其為男性,牙齒特征顯示其年齡在20~25歲之間。出土遺物共5件,均為陶器。包括陶鼎、陶蓋豆、陶壺。

M22葬具為一槨一棺,出土遺物共5件,均為陶器。隨葬陶器組合為鬲、豆、罐。

M24出土遺物共6件,均為陶器。器物組合為鼎、豆、壺、盤。

考古人員介紹,此次發掘的隨葬品組合從春秋晚期偏晚階段的鬲或鬲、豆、罐組合,逐步過渡為戰國早中期的鼎、豆、壺或鼎、豆、壺、盤、匜組合,戰國中期M5等規格較高的墓葬也普遍流行使用仿銅陶禮器群,顯示出三晉文化在長治盆地的演進過程。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