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海運業造船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8月31日電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8月28日發表題為《海上運輸:中國第一》的報道。報道稱,多年來,希臘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船船東國,全球約23%的商船由希臘運營。而到了202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船東國,這並不令人意外。 資料圖。新華社圖片 此前,希臘(更確切地說是希臘的航運公司)控制著全球最大的航運船隊,這不是因為希臘經濟需要許多商船,而是因為希臘人長期以來一直是商業航運最高效的管理者。 但現在,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造船大國,也是運輸噸位日益增加的進出口貨物運輸商船的主要用戶,而且有更強的意願去管理運輸此類貨物的大多數船舶。 報道指出,在管理航運方面,中國可能不像希臘那麼高效,但它的水平已經足夠好,而且它主要管理本國所擁有或經營的船只。 報道接著說,在中國政府的幫助和鼓勵下,該國造船企業的產能和競爭力不斷提升。2019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這一年,中國兩大造船企業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進行了重組,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造船集團。 中國造船業也一直在努力超越其主要對手韓國造船業,以成為各種意義上的最大造船國。衡量造船企業產出的方法有幾種,韓國在其中很多方面都是佼佼者。日本曾經排在第一位,但現在只能屈居第三。自2012年以來,韓國和中國一直是最接近的競爭對手。 報道還說,中國在新訂單方面繼續在全球造船業中領先。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造船的價格經濟而且質量逐步提升。隨著勞動力短缺推高了工資,中國的造船價格不再像過去那麼低。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可以學會在質量方面進行競爭。 中國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來發展其商用造船業,也有助於提升其軍用艦船建造能力。 此前阻礙中國在軍艦建造領域取得更多成就的主要因素是掌握相關技能人員的短缺。通過鼓勵商用造船業的發展,有關部門打造了經驗豐富的造船技師隊伍,他們準備從更復雜的任務中學習工藝知識。大多數情況下,商船遠不如軍艦復雜。 中國成為商業航運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韓國造船企業在擴張方面面臨挑戰。除了勞動力成本較高外,韓國對土地使用的限制也較多。韓國造船業明白自己無法與中國造船企業的擴張相比,因此試圖花更多的精力建造更復雜、更昂貴的船只。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