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專家研究發現助帕金森病早期精準診斷

分享到:
2023-07-10 11:1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7月10日電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研團隊通過研究開發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學標誌物,不僅為帕金森病早期診斷提供了客觀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也為研發相關治療藥物找到了可靠的評估指標。

論文截圖

據科研團隊成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特聘教授葉克強指出,“如何對帕金森病進行早期診斷,採取合理措施推遲甚至預防其發生發展,一直是困擾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精神醫院教授張振濤說,多數患者在臨床診斷時神經損傷已經到了嚴重程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近日,團隊經過層層篩選和驗證,最終找到了特異性結合路易小體的示蹤劑,研究開發了一種對路易小體具有高度選擇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可為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客觀依據,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臨床意義。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主要表現為震顫、運動遲緩、睡眠障礙、感覺障礙等症狀,是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帕金森病患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當前對這一疾病,僅能對症治療,而無法延緩疾病進展。(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