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秦始皇兵馬俑考古取得新突破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月12日電 12日,中國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發布了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共清理陶俑220餘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鼓槌1處、漆盾1處、籠箙3處;兵器柲多處、弓弩箭箙多處;發現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近千餘件(組)。 這是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發現的將軍俑。新華網圖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申茂盛表示,此次考古發掘顯示,俑坑甬道被人挖開過,推測有人利用甬道進入俑坑。考古人員推測,能够利用甬道進入俑坑進行破壞的人,一定是參與了俑坑修建的人。聯想投降項羽的秦兵若接受項羽的指令來破壞,一定是輕車熟路。所以,甬道跡象可為項羽破壞秦始皇陵園和兵馬俑坑提供一個非常有力的佐證。 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正式發掘,發掘面積約430平方米。 申茂盛介紹,一號坑的建築結構為框架式,與廂椁式陪葬坑相比技術較為原始,可推知其在陵園中修建較早。同時,這次考古發掘還取得了多項突破:明確了武器的種類與配屬,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確認了特殊俑的職能,並初步釐清軍陣的排列規律。此次考古發掘還明確了陶俑的製作程序:陶俑在塑出大型後,先作細部雕飾,然後再粘接雙臂。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帝陵東側1.5公里處西楊村南,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已發現三座,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三座俑坑佔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內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整齊有序。陶俑的形象各不相同,神態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完) 【編輯:凌玉辉】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