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腦動脈狹窄治療新成果惠及全球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8月10日電 中國科學家歷時10年的研究,在腦動脈狹窄治療領域取得進展。該項研究成果為中國及全球腦血管狹窄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依據,并推動了中國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進步。 焦立群教授(宣武医院供图) 該項研究成果8月10日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該項研究是由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聯合中國8家醫院,共同開展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是目前全球第三個、中國和亞洲第一個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對於重度腦動脈狹窄的患者,血管內介入治療聯合藥物治療在預防卒中或死亡方面,不亞於單純藥物治療。 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焦力群表示,腦血管狹窄是中國特有的高發疾病之一,宣武醫院聯合8家醫學中心共同完成,并對患者選擇標準、手術時機、醫學中心容量等進行了優化,對比支架和單純藥物對重度腦動脈狹窄患者的卒中或死亡的防治效果。 專家表示,腦卒中是中國首位致死致殘病因。《中國卒中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新發腦卒中為394萬例,其中缺血性腦卒中287萬例,卒中患者達到2876萬例,219萬人死於腦卒中。綜合該研究和既往研究的結論,腦動脈狹窄患者如出現一過性或者持續的腦缺血症狀,例如單眼黑蒙、肢體無力或言語不清等,應該進一步評估腦血管情況。如果腦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即為重度狹窄,可首先嘗試藥物治療。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嘗試血管內介入治療。該研究結果建議,血管內治療應在症狀出現3周之後進行。 研究人員認為,該項研究以中國數據,不僅回答了國人自己的問題,也回答了世界性問題,為腦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治療提供了新的醫學證據。(完) 【編輯:凌玉辉】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