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師生憂賴清德“17項策略”衝擊兩岸教育交流

分享到:
2025-05-13 20:1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近期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拋出所謂因應“大陸威脅”的“17項策略”,加上有陸配遭要求離境,讓在台生活的大陸人士擔心是否會進一步遭到管控或歧視。曾來台交換的陸生表示,看到台灣社會如今的輿論風氣,可能態度會更趨保守謹慎。

圖為台北街頭。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綜合台媒報道,有曾來台灣交換學習的陸生表示,大多數來台陸生都是對台灣有興趣的,在台交換時自然會與同學們聊起各種兩岸話題。有些人可能私下會和台灣同學討論兩岸政治議題,但大家聊得更多的還是生活習慣、影視娛樂與美食等內容。

提及近期賴清德的“17項策略”,該陸生坦言,不是很清楚相關細節,但感受到台當局對包括陸生在內的群體友善度在降低。

而對於“賴17條”之後的兩岸氛圍,一名近日赴陸參與交流活動的台生也直言,感受到壓力。

有台生表示,兩岸各有長處,以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來代替對立,才是比較合適的做法。也希望兩岸關係越來越好,這樣對兩岸民眾都是有利的。

有台灣學者則認為,“17項策略”中有不少內容涉及兩岸教育交流,但學術交流應排除政治考量。若貿然實施相關規定,恐怕只會掀起島內新一波高校倒閉潮。也可能讓不少有心兩岸教育交流的台灣師生,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曾任台灣實踐大學校長的陳振貴表示,相較於2016學年度陸生人數最高達4萬餘人,2024學年度全台陸生只剩下不到4000人。兩岸情勢敏感,勢必影響教育與學術交流。他呼籲,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要有基本的溝通與對話,應盡量排除政治考慮。

對於有關問題,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曾表示,民進黨當局害怕兩岸青年走近走親,害怕其精心編造的謊言被戳穿,害怕其“抗中牌”失靈。他們將政治操弄的“魔爪”伸向校園,變換手法打壓迫害支持兩岸交流的老師和學生,意圖製造“寒蟬效應”,煽動兩岸對立對抗,阻撓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用心險惡,沒有底線,毫無下限。加強青年交流交往是兩岸同胞共同願望,倒行逆施必遭島內廣大青年強烈反對。(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