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綠媒不滿充電寶等大陸用語“入侵”校園,評論區翻車了香港新聞網5月8日電 “大陸用語糾察隊”又來了?隨著抖音、小紅書等大陸APP在台灣愈發受到歡迎,越來越多島內民眾會把一些在大陸流行的詞掛在嘴邊。然而,這在台灣綠媒看來似乎“政治不正確”。近日,就接連有綠媒炒作,台灣小學生於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陸用語,疑似“大陸滲透台灣”的話題,豈料,評論區大翻車。 近日,有綠媒聲稱,有網友於島內論壇PTT分享說,這幾天遇到讀小學二年級的姪子,對方聊天時不時出現大陸用語,比如在刷手機的時候,姪子會湊過來問“你在刷視頻嗎?”需要充電時就問“你有充電寶嗎?” 滿滿的大陸用語讓網友傻眼,姪子還是住在南部的小朋友,“大陸是不是全面滲透小學了啊?” 也有綠媒報道稱,近期一名老師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發文,指“上課聽到小五的學生講出‘充電寶’三個字,我馬上變臉,然後嚴肅地跟他們說:那個東西叫做行動電源!之後請不要在課堂上使用大陸用語!”該老師還揚言,聽到大陸用語、看到簡體字真的會讓老師很火大。 這名老師還補充,批改造句作業時,看到“小區”、“門衛”、“公交車”、“視頻”等字,也是心中噴出一把火來。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綠媒本想藉這些例子營造所謂“大陸滲透台灣”的氣氛,製造兩岸對立,但觀察綠媒評論區,似乎不僅目的沒達到,還翻車了。 “聽到日本用語是不是就感覺很親切?”在綠媒的評論區,不少台灣網友發出靈魂拷問:“講英文又該怎麼辦?”“成語都別講了……那也不是本土的。” 也有網友喊話綠營:“你有能力就去影響對岸、統戰對岸。” “語言、文字是用來溝通交流的,不是用來挑起對立、仇恨。”有網友怒懟綠媒:“要用什麼詞是人家的自由,怎麼到了這就被扭曲成這樣,太噁心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輿論場似乎出現所謂的“大陸用語糾察隊”,他們打著“捍衛本土文化”的幌子,以近乎偏執的姿態糾正、批判經其“認證”的大陸用語。前有台灣課本稱呼馬鈴薯為“土豆”,遭綠營指“未用台灣用語”;後有台灣奧運球評說“質量”也被攻擊;再有飲料店因用“小票”一詞遭台派喊抵制;最可笑的是台灣演員高捷因出席活動時說了句“晚上好”就遭集體出征,原因是有些人覺得只有“晚安”才是台灣正統叫法,而“晚上好”屬於“大陸用語”。 這些敏感人士出征已到魔怔地步,如此氣氛也從官方表述下沉到台灣的小學、個人社交帳號等,令人“歎為觀止”。 事實上,兩岸民眾由於生活環境、流行文化的不同,在習慣用語上存在一些差異是自然現象。但以意識形態掛帥,進行故意的污名化、刻意製造對立衝突,則是有心人為達政治目的而故意為之、操作的結果。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曾表示,在民進黨當局和一些綠營政客眼裡,只要和大陸沾邊的事,都會被拿來貼標籤、扣帽子。事實上,現在台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人說大陸用語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民進黨一些政客跟不上年輕人節奏,就亂扣帽子喊打喊殺,只會被年輕人拋棄。(完) 【編輯: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