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萊豬輸台越驗越多!台當局因應做法遭批失能

分享到:
2025-05-06 18: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6日電 萊豬輸台越驗越多!台灣今天(6日)新增2批澳大利亞進口“冷凍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目前累計3批,引發民眾憂心忡忡。對此,台“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聲稱,檢出值符合標準為“合格產品”,“豬肉目前檢出萊劑累計共3批,相較牛肉就是零頭。”引發島內輿論批評,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將滿一年,進口商們就棄守承諾,利用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測試民眾耐心,賴當局卻當沒看到,混吃等死,集體失能!

台灣網友亦諷刺:“數值合格,就讓選那些官員的和那些官員吃一吃吧!”

為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台灣2021年元旦正式開放萊豬進口。台灣食藥署也因應於當年1月4日起架設“豬肉儀表板”供查詢萊豬進口量。根據規定,豬隻各部位都有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其中豬肝、豬腎是0.04PPM,豬肉、豬脂肪、豬腸、豬腦等豬雜碎組織都是0.01PPM。

“豬肉儀表板”顯示,截至2025年4月28日,進口豬肉檢出萊劑掛零,直到4月29日,有一批從澳大利亞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被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也是台灣開放萊豬進口後,首批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面對萊豬輸台的現實,台食藥署署長姜至剛5日聲稱,0.001PPM跟標準差了10倍之多,未來進口肉品的抽驗比率不變,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布流向。

話音剛落,“豬肉儀表板”今日(6日)又顯示,有兩批來自澳大利亞的“冷凍豬腳”分別檢出萊克多巴胺,數值分別為0.002 PPM、0.003 PPM,總重達47.25公噸。姜至剛稱,今天公布的2批“冷凍豬腳”與首批萊豬為同一製造廠,只是由不同進口商進口。

他聲稱,這些驗出萊劑的進口豬肉,檢出值仍在限量標準以下,“都是合格的”,符合食用安全。就算台灣民眾每天吃、同時吃也健康無虞。又說至今邊境報驗牛肉及牛雜碎共計24萬9609批,檢出萊克多巴胺計2493批。而豬肉目前檢出萊劑共3批,相較牛肉就是零頭。

對此,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於社交平台臉書發文質問民進黨當局,還記得2020年底所做的各種承諾嗎?當初蔡英文當局承諾,不會讓含萊劑的豬肉進入校園、吃入孩童肚子裡,現在卻說不會公布流向,那請問能保證這批萊豬不會進入校園嗎?當初也承諾加強邊境查驗,現在萊豬真的進來了,而且還不是當初預期的美國,食藥署還不加強對其他地方進口的邊境查驗嗎?

“這不就是放水?” 陳昭姿強調,沒有落實的承諾,就是一種欺騙。

中國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要開放進口萊豬時,全台豬肉進口商出面開記者會,宣稱絕對不會進口萊豬。言猶在耳,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將滿一年之際,進口商們就棄守承諾,“衛福部”、“農業部”卻不敢吭一聲。認為進口商利用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測試民眾耐心,賴當局對此卻緊閉雙眼、當沒看到,混吃等死,集體失能!

因新台幣匯率升值因素,許宇甄警示,進口商買萊豬變便宜,三管五卡變成不管不卡,台灣民眾食安恐亮紅燈。為補破網,許宇甄認為“衛福部”應該恢復輸入豬肉產品,採取逐批監視查驗,即100%逐批查驗,不可讓不肖進口商有可趁之機。

“為什麼今天突然出現了萊劑?民進黨想要做風向測試,才讓萊豬儀表板開始有功能一點。”藍委羅智強在一檔節目中表示,因為關稅談判、美國的壓力來了,故台當局從澳大利亞開始,跟民眾講有出現萊克多巴胺,看大家反應如何。

美國近期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當中對台課徵32%的對等關稅。賴清德提出對美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美方所要求的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涉及基改作物、美豬、美牛標示問題。

台前“立委”鄭麗文也在同檔節目中指出,美國最大的豬隻市場是哪裡?是歐盟和大陸,但歐盟和大陸都拒絕萊豬,所以美國近年在市場要求下,已經85%不是萊豬了,這是一個淘汰的過程。但餘下15%的萊豬,卻硬逼台灣吞下,“我們自己養台灣豬都不施打萊劑,憑什麼讓我們吃美國萊豬?”

她提醒,更令人擔憂的是,“你不能只對美國開這個門,所以澳洲的萊豬也可以來,全世界的萊豬都可以來了。如果萊劑是好東西,為什麼民進黨在野的時候反對得要命呢?美國人說你拒吃基改食品是不合理的貿易壁壘,所以台灣以後是不是要進口基改的大豆、玉米?”

面對萊豬或陸續有來,台灣網友也紛紛在有關消息下留言諷刺,“民進黨在野時零檢出,執政時任何數字通通合格”,“數值合格,就讓選那些官員的和那些官員吃一吃吧!”

針對台食藥署署長“豬肉檢出萊劑3批,相較牛肉就是零頭”的言論,台灣民眾也大感不滿,批駁稱,“牛肉的使用量相較豬肉,也一樣是個零頭” ,“什麼叫相較牛肉就是零頭? 只要驗出一次就不行! 你拿台灣人的健康開玩笑嗎?”

有網友則哀歎:“我的政府只有大罷免,其他都視而不見。” (完)

【編輯:劉春】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