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受挫!台當局“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7月14日電 近日,蘋果主要代工廠、富士康母公司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宣布退出印度半導體工廠投資項目,引起了市場轟動。據說是因為工廠建設進展緩慢、印度政府遲遲不發放補貼等。 有分析認為,從這一事例可見,企業要和大陸“脫鉤斷鏈”或所謂的“去風險”是不切實際,在操作上困難重重。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再次受到重挫。 近些年,民進黨當局大力鼓吹“新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向東南亞等地投資,奈何頻頻受挫,成效不彰。 2017年4月,台灣地區駐東南亞代表的人事布局頻頻出亂。繼駐新加坡代表人事安排一波三折後,又傳出駐泰國代表楊國強還未正式上任就已提出請辭。 2018年12月,台當局“新南向”政策因成效不彰,“新南向辦公室”於2018年起解散。 2018年12月,越南旅行團在高雄發生152人集體逃跑事件。旅遊界人士指出,“新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地區在台失蹤人數增多。 2020年12月,台灣科技公司緯創在印度設立的iPhone代工廠發生暴力打砸事件,疑數千部iPhone手機被盜,造成16.7億新台幣的損失,並需停工兩周。 2021年3月,國民黨指出,民進黨當局宣稱推動“新南向政策”分散市場,但近年台灣地區與新南向18國之間的整體貿易額不進反退。 2022年8月,台民眾被誘騙至柬埔寨事件頻發,但台當局在柬埔寨連一個能讓台灣民眾求救的站點都沒有,可見“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回望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的這些年,台灣地區對東盟國家出口降低,且被排除在RCEP之外,而兩岸經貿關係不降反升,2020年度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依存度達到43%的新高。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所謂“新南向政策”意在為政治目的服務、違反經濟規律,只會對台灣經濟和台企台商造成損害。 有媒體就此評論道,民進黨當局“新南向”的失敗與兩岸經貿的繁榮發展共同說明,時代潮流不可逆,歷史大勢不可違。民進黨當局想依靠意識形態操作,推動違背經濟規律的政策措施,投入越大,損失就會越嚴重。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台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兩岸同胞加強合作,台灣經濟才能有更好前景,台灣同胞才能更多獲益受惠。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