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評論員:美國與其緊盯大陸軍事實力,不如看其科技如何造福人類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31日電 近日,中國大陸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亦取得圓滿成功。其中,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的桂海潮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的教授,長期致力於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的研究。2018年5月,大陸啟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為滿足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在選拔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 “我覺得大陸在這個空間站是一步一步地去準備好,因為其他國家想要在天空上面做的實驗,很多都不是軍方人員,所以就會有載荷專家越來越多的角色。”台灣時事評論員雷倩近日在一檔政論節目中分析說,從載荷專家桂海潮“飛天”可見,無論是C919國產大飛機還是現在的空間站,背後是中國大陸長達二三十年的規劃,包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和飛機設計者的傳承與配合。 雷倩還說,中國大陸的空間站“可以向世界各種的科學家經由聯合國的方式開放”,且不會獨佔所有的科技創新,而是“把它變成全人類可以互利共贏的共同財產”。反觀美國,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雖然“也要把人送到太空”,卻只幫有錢人圓太空夢。 “美國討論大陸的軍事實力,為什麼不回頭來看看大陸的科技實力?”雷倩一針見血地指出,大陸的科技是在為全人類謀福利。 【編輯:王瑶】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