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媒:大陸高鐵全球第一,台灣名嘴坐井窺天徒留笑柄

分享到:
2023-05-17 00:00 | 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原題:大陸高鐵全球第一。

前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說“大陸高鐵沒靠背”,如同前年“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翻版,這不只是笑話,簡直是無知,大陸高鐵里程數全球第一,衛星發射全球第一。台灣名嘴坐井窺天徒留笑柄。

圖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據《環球時報援引台灣《中國時報》5月15日文章,目前全球高鐵排名以大陸居冠,已建及在建高鐵總長逾7萬公里,排第二的西班牙總長也只5000公里,更別說美國,加州高鐵最快2027年才能營運。交通是經濟的大動脈,2004年大陸就提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從“四縱四橫”發展到“八縱八橫”,如今已按規劃在2020年建成3萬公里。繼高鐵之後,青島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也已下線,可以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

有了高鐵經濟才能如虎添翼,如2011年開通時速350公里的京滬線,讓北京到上海4.5個小時就到,更讓鄰近一線城市成為“1小時生活圈”,對國計民生影響重大。如同大陸躍居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用戶逾10億人次,通信和網絡建設就像電子高速公路,一旦發達能不帶來經濟及文明的蛻變?

同台灣地區的治理不同,大陸接軌市場體制後,政府決策仍承繼過去“計劃”的優勢,即強調“五年規劃”。優點是制定完整的五年工作重點,比如按照“十四五”規劃,森林覆蓋率從23.2%增長到24.1%,每千人口擁有執業醫師數由2020年的2.9人增至3.2人;交通建設方面,提出重點項目16個,比如川藏鐵路及配套公路工程等。規劃若有變,政治層面就會調整,使命必達是常態,否則官員烏紗帽不保。

大陸高鐵不僅靠總長度取勝,更重要的是研發及創新。從汲取日本新幹線特色的“和諧號”誕生到“復興號”問世,系統工程難題不斷被攻克。如今大陸已成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提供包括與高鐵相關的基礎設施、移動設備、運營管理等成套技術輸出的國家。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大陸高鐵不僅有靠背,京滬、京廣線都有可以躺平的頭等艙座椅,有些商務艙只有8個座位,專屬電視、拖鞋一應俱全。仇中名嘴真的別再自我感覺良好了。

【編輯:張依珊】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