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灣缺藥問題持續 15類常用藥不足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2月28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藥物短缺問題持續,當局衛生部門公布最缺藥品達15類,範圍涵蓋抗生素、止吐、止瀉、退燒藥等,因缺少的大部分為常用藥物,影響層面恐超出預期。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先前衛生部門宣布成立“缺藥中心”引發批評,批評者舉例當局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後,台灣少子化問題反而更嚴重,為此,衛生部門將“缺藥中心”改名為“防缺藥中心”,將藥品供應資訊平台擴及各個單位。官員表示,目前平台已收到88項缺藥通報,後續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缺藥種類,希望各界持續通報。 當局解釋稱,缺藥問題錯綜複雜,包括全球性缺藥,台灣市場規模較小,導致輸入量減少;原料短缺、產能下降甚至停產;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等臨床需求因素;藥廠優先供應大醫院所引發的分配不均;此外,民眾用藥習慣,以及健保給付藥價過低也是原因之一。 在15類最缺藥品中,部分藥品短缺時間長達1年至2年。恢復供貨時程最晚的是膨脹型瀉劑及原廠降血壓藥,預計要到今年第三季才能恢復供應,在此之前須改用替代藥或其他品牌。 含有“氧化鎂錠劑”的軟便劑,因業者通報缺工,已核准其他業者專案製造。複方抗生素、兒童用止吐栓劑、制酸劑口溶錠則需等到3月才能陸續恢復供應。 有醫師認為,當局應確實掌握缺了哪些藥。若屬常用藥品,就可能危及民眾健康,應列為“戰略物資”。部分學名藥也在缺藥之列,可扶持本土生技產業,讓這些藥能自給自足。(完)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