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課綱”後首次“高考”題被吐槽,島內學者戳穿當局小心思!分享到:
![]() ![]() ![]() ![]() ![]() ![]()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1月29日消息,3年前被島內學者批“去中國化”的台灣高中歷史“新課綱”日前迎來首屆“學測”(島內大學入學考試,相當於大陸高考),島內一線教師批評其考題“反歷史教育”,并點出“題目或選項不精確,考試內容太偏狹、瑣碎”等三大問題。對此,有島內學者直言,感覺上只想負面呈現“中國史”。 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截圖 據報道,有3名不具名的島內高中歷史教師採訪表示,今年“學測”歷史科有23題,包括“台灣史”10題、“中國東亞史”5題、“世界史”8題,“中國東亞史”題目意外的少,第2册難教也難學,讓師生都覺得跟付出的努力不成比例,以上也是島內教師點出的第一個問題。 台灣“新課綱”首屆“學測”歷史考題被第一線教師痛批“反歷史教育”。圖自台灣“中時新聞網 第二個問題是考試的題目或選項不精確。有教師直言“說考得難,其實太委婉;精準地說是讓人不知道怎麼寫!”例如,第56題簡答題考西晉末年,題干中問“前者”、“後者”有何作法?但題干190字是文言文且叙述繞來繞去,前者、後者可以有好幾種解法,會有爭議。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嚴重的,題目考得太細碎且都沒考到重點。 報道提到,台灣2019年啟用的“新課綱”高中歷史“以東亞史置換中國史”,曾被島內學者痛批“去中國化”,3年後的首屆“學測”歷史學科考清末歷史、“台灣戒嚴時期”等,有島內學者直言“感覺上只想負面呈現中國史和國民政府”。 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稱,“台灣史”10題裡考了“戒嚴”有4題之多。吳昆財質疑“1949年之後兩蔣在台灣的統治只有戒嚴嗎?沒有其他可談嗎?只是要喚醒人們對戒嚴的負面印象嗎?” 此前對於有台灣教育人士曾指出,台灣2019年啟用的“新課綱”歷史科目遭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切割,內容支離破碎。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民進黨當局推出的所謂中學歷史“新課綱”,充斥著大量“去中國化”、鼓吹“台獨”的內容,荼毒台灣年輕一代,遭到台灣各界的強烈反對。 馬曉光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誰也不能剝奪台灣同胞身為中華兒女接受中華文化教育、瞭解民族歷史的權利。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無法割裂兩岸的歷史連結和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繫,更不能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原標題:台“新課綱”後首次“高考”題被歷史教師吐槽,島內學者戳穿當局小心思!)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