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軍向美國採購FIM—92毒刺防空導彈,5年前開始付款至今一套未拿到

分享到:
2021-12-27 09:51 | 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聲稱海情勢緊張,要求當局強化戰力,但軍向美購的關鍵不對稱戰力裝備,卻有長期延宕的現象。不但購的能遠距離監測解放軍動態的DB—110偵察吊艙接裝期程被拉長到10年後,5年前就開始付款給美國購的FIM—92毒刺防空導彈也延宕至今,套都沒有獲得。

資料圖:

灣聯合新聞網26日稱,“立法院”27日起開審新年度“國防部”預算案,軍對美購大批軍備如魚叉導彈、MQ—9B高空無人機和M109A6自走炮等,普遍被質疑未規劃與軍作戰指揮系統整合,被建議凍結預算。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以購的MQ—9B無人機舉例稱,因購項目原因,無法如美軍無人機那樣可通過衛星通信數據鏈,實時將圖像信息與地面友軍共享,而必須依序傳遞到地面工作站、“空軍作戰指揮部”、衡山指揮所,再傳遞到各作戰單位,無法發揮這款無人機的最大效益。他因此提案要求凍結預算。另外,根據“國防部”招標資料,陸軍編列72.7億元新幣預算,籌購個人便攜式FIM—92毒刺防空導彈250枚、發射系統108套及委托“中科院”制造的敵我識別器108套,計劃將導彈部署在外島及重要目標周邊;海軍則編列61.1億元新幣,原計劃從2017年至2020年4年時間內完成250枚同款防空導彈、發射系統及敵我識別器等裝備部署,但期程均因購細節延後。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還撰文提到,日本政客最近針對灣安全情勢頻頻發言,前首相安倍晉三更是揚言灣有事就是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文章說,灣確實不乏對日本在海發生衝突時會出手援助有所期待的人士,但是當年當局與美國簽署過白紙黑字的“協防條約”,在“8·23炮戰”期間要求盟友執行安全承諾時,都要通過極度辛苦的斡旋過程才能達成,“就憑日本離職政治人物發言聲稱灣有事就是美日有事?真是別鬧了!”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