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諾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中美在AI領域的差距迅速縮小

分享到:
2025-05-17 18:2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17日電 5月17日,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舉行。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在會上,就中美貿易戰、全球貿易體系和人工智能(AI)發展等問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邁克爾·斯賓塞

貿易戰緩和是積極信號

近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取得明顯成效,雙方承諾部分關稅在90天內臨時性暫停執行。邁克爾·斯賓塞坦言,這是一個樂觀的發展,“沒有人希望在互相傷害的道路上走下去”。

邁克爾·斯賓塞提到,美國佔全球經濟的25%,如果以比較經濟學講,其中美國13%的進口來自於中國,中方15%的出口是美國,這些數字都不是小數字。所以總體來說,“貿易戰”是不好的事情。

隨著中美貿易戰得到緩和,美聯儲後續動作也為全球所關注。邁克爾·斯賓塞認為,美聯儲的任務首先是要管理好就業和通貨膨脹的問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未來的協商和談判,在長期回到相對正常的水平,美聯儲也可以應對經濟變化,希望保持經濟健康,不要造成太大通脹壓力。”

未來全球貿易可能形成新的多邊體系

針對目前中美談判對於未來全球貿易體系的影響,邁克爾·斯賓塞表示,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形是,歐洲、中國和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將更多地支持多邊體系。

“儘管美國當前政府表現出反多邊主義的傾向,但全球多邊體系仍有可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繼續存在,甚至在未來美國可能會重新加入。”邁克爾·斯賓塞表示,“未來還是會有一個多邊體系,因為最主要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都是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且他們承諾要建立多邊關係。所以我覺得這種情景可能性最大。”

但是,邁克爾·斯賓塞也提到,上述情形在25年、30年前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新興市場還沒有達到中等收入水平,此前都還是低收入國家。現在,新興市場的經濟體量在全球佔比逐漸提高,所以實行剔除美國之外的全球化體系還是有可能的,但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混亂。

中美在AI領域的差距縮小

邁克爾·斯賓塞還提到了AI領域的兩個新進展:一是開源的AI模型越來越多,尤其是DeepSeek橫空出世後大量小模型出現;另一方面,中美在AI領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未來,他認為最主要的是確保AI的發展不只局限於某些公司或某些行業,而是能被廣泛地用來提高生產力。

邁克爾·斯賓塞說:“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很多公司都在研究一些小模型,非常有用,而且它依賴於大模型,但是它用起來會更加的便宜。所以這些新的進展都非常重要,對全球經濟來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經濟和商業方面,邁克爾·斯賓塞表示,我們現在也在步入快速變化期,到底這個階段我們能够怎麼樣來很好的使用AI,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要確保AI的發展,不要只局限於某些公司或者某些行業,我們希望能够廣泛的提高生產力,希望在整個經濟當中來部署AI,在全世界來部署AI。

對於AI在教育方面的應用,邁克爾·斯賓塞指出:“我們需要讓教育不止關注於AI的負面影響。比如說讓學生用AI來寫論文,我們應該把AI作為研究工具。教育價值就是使用資源的時候,無論是用角注也好還是什麼,你要確保承認你使用了AI。而且你也要知道它說的到底對不對。”他總結稱,我們應當鼓勵學生負責任的使用AI,把它作為一個學習的輔助工具,無論是在哪個學科。

人物介紹

邁克爾·斯賓塞,1943年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州,因在信息不對稱和信號傳遞理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而知名,并因此於2001年與喬治·阿克洛夫、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歌迷變遊客!五月天演唱會狂攬粉絲遊香港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