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蹦子火遍非洲農村,連美媒都罕見進行正面報道香港新聞網5月16日電(編輯 李雪萍)44歲的馬西•蓋德(Marcy Gede)開著一輛價格實惠的中國電動三輪車在津巴布韋鄉間飛馳,通過載客送貨賺取生活費。根據美媒報道,像蓋德這樣藉助中國電動三輪車謀生的津巴布韋農村婦女不在少數,她們不僅因此獲得自力更生的機會,而且改善了自身地位。 一位津巴布韋婦女開著中國電動三輪車謀生(視頻截圖) 據美國《今日基督教》15日報道,中國的影響力正以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在非洲呈現——俗稱“三蹦子”的中國電動三輪車成了津巴布韋婦女和農村勞動者眼裡的“香餑餑”。 報道稱,2023年,約有8.03億非洲人生活在農村地區,約占當時非洲總人口的55%。由於經濟條件較差而且所處環境缺乏良好的基礎設施,他們的交通需求長期以來都被銷售傳統燃油車的車商忽視。 在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農村地區生活的中國商人則意識到,當地路面坑坑窪窪,普通汽車和公交車難以在這種路況下行駛,而電動三輪車能夠填補人們前往城市採購、上學、就醫的交通缺口。 報道稱,中國電動三輪車觸及長期被西方和日本二手車商忽視的消費者群體,這些小巧且價格實惠的電動三輪車的推廣,也讓許多沒有固定工作的勞動者得以參與到非洲混亂但蓬勃發展的“打車經濟”中。 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知名拍賣商卡特•馬維扎(Carter Mavhiza)表示,最便宜的二手美國汽車或日本汽車價格約為4000美元,摩托車約為1400美元,而中國車商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三輪車定價在500至700美元的區間。他指,對於買不起汽車的農村婦女而言,價格實惠的中國電動三輪車是她們的“第一個突破口”。 馬西•蓋德形容,中國車商是她們的“救星”。與生活在津巴布韋東北部農村地區的許多婦女一樣,蓋德時常開著中國電動三輪車載客送貨,賺取生活費。她很高興這些收入能讓她繼續供孩子們上學。 其實早在今年三月,美聯社就注意到電動三輪車帶給津巴布韋農村婦女生活的巨大變化。該媒體當時報道稱,電動三輪車讓她們得到了“尊重和財富”。生活在津巴布韋農村地區的安娜•博博(Anna Bhobho)表示,用電動三輪車送貨不僅讓她增加了收入,而且在家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她在家庭事務上從 “沉默的旁觀者”變成“有發言權的一份子”。 雖然美聯社通篇報道不曾提及“中國”,但從視頻畫面和報道插圖可以看到,這些被當地婦女用來營生的電動三輪車上寫著 “DUCAR”和“大江電動”,這是中國三輪車製造商大江的產品。(完)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