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談判反復拖延恐無果而終 普京被料“應酬”特朗普香港新聞網5月16日電 截至當地時間15日,俄烏兩國原定於當日上午在土耳其舉行的直接談判反復延遲,目前何時舉行仍是“羅生門”狀態。原本媒體憧憬俄烏領導人能實現會面,為俄烏停戰帶來轉機,但因雙方總統先後表示不會出席,這一期待完全落空,顯示雙方達成妥協的時機仍不成熟。美國媒體分析認為,普京提議俄烏直接會談只是為了“應付”特朗普,並不准備在擊潰烏軍之前達成停火。在這一輪俄美烏博弈中,普京似乎已掌握了主動權。 對烏“鷹派”領銜俄方代表團 俄羅斯和烏克蘭2022年3月以來首次直接會談原定周四上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前克里姆林宮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出席。雖然俄烏雙方代表團都已抵土耳其,惟會談遲遲未開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俄方派出低級“人肉佈景板”出席會談,但亦宣布將派烏國防長率領的代表團與會。俄方代表團由曾於戰爭爆發之初強硬領導對烏談判的總統幕僚梅丁斯基率領,西方傳媒分析認為人選反映普京無意讓步,跟2022年春季一樣,依然尋求令烏克蘭“去軍事化”為目標。 普京周日凌晨提議,俄烏雙方周四在伊斯坦布爾舉行“沒有任何預設條件”的直接談判,但沒表明自己會赴會。 澤連斯基周二表示,只有普京到場,他才會參與會談。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表示,只要普京也出席,他也會去土耳其的俄烏會談。 不過,克里姆林宮周三晚發聲明公佈俄方代表團成員名單,當中沒有普京名字,除團長梅丁斯基(Vladimir Medinsky)外,團員還有副防長福明、副外長加盧津,以及軍事情報總局(GRU)局長科斯秋科夫。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昨澄清,普京暫無計劃近日出訪伊斯坦布爾。 有別於俄羅斯過往派出外長拉夫羅夫,以及負責外交的總統顧問烏沙科夫等高官領導此前的對美國的會談,54歲的梅丁斯基曾任文化部長,被視為普京親信,2022年由他領軍的對烏談判破局收場。《華爾街日報》等西方傳媒認為,普京今次再選擇由梅丁斯基挑談判大樑,顯示他無意對烏退讓。普京周日提出重啟直接會談時強調,旨在消除烏克蘭衝突的“根本原因”。2022年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時,俄羅斯提出的目標便是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特朗普:我與普京會面才有事發生 美方表示正訪問中東的特朗普不會轉到土耳其出席參與俄烏會談,但將派出國務卿魯比奧、烏克蘭特使凱洛格、以及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到伊斯坦布爾監督及作為中間人。 特朗普昨反問,如果自己不與會,那麼普京有何理由出席俄烏會談呢?並認為只有他跟普京會面“才會有事發生”。他又表示如“情況合適”,自己將會到伊斯坦布爾。 圖源:文匯網 紐約時報:普京提出會談是為保持和特朗普關係 《紐約時報》周三(14日)引述專家分析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和烏克蘭會談是在“做戲”,只為保持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係,而非真心想和談。美方近期軟硬兼施下,莫斯科仍不願停火,已令特朗普感到不耐煩。但普京一直相信俄軍會戰勝,決心投入“長期博弈”,正計算特朗普終將對援烏失去興趣,從而導致烏軍潰敗。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斯塔諾瓦婭(Tatiana Stanovaya)向《紐時》表示,普京提議在伊斯坦布爾會談僅為防止特朗普放棄以談判處理俄烏問題,她認為普京感到有需要維繫跟近年最親俄美國總統的關係。 美方上月曾提出以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換取終戰,但遭普京拒絕,之後特朗普開始表現出對俄羅斯失去耐性,上月下旬俄軍向烏平民區發射導彈後,特朗普批評克里姆林宮“假意迎合”自己,威脅對俄追加金融制裁。相反,美烏上月30日簽訂“礦產協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處處正面回應特朗普施壓,包括答應跟俄直接會談,令“特朗普2.0”漸轉向較支持烏克蘭。 普京押注特朗普對烏失興趣 美國前駐烏大使泰勒向英國《金融時報》(FT)表示,特朗普正得出普京並非美國友人的結論,認為後者並不可信,亦對和談態度不認真。 FT周三亦引述美國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認為,普京正在玩長期博弈,認為時間在己方手中,並盤算特朗普將對烏戰問題失去興趣,並削減對烏軍援,致烏軍戰力削弱。 德國前駐美大使伊申格爾形容,特朗普及其官員的原本想法很“簡單”——給俄羅斯甜頭,同時向澤連斯基施壓,便能達成和議,但最後發現僅對俄施軟招並不足夠。然而專家憂慮美國等西方國家短期內難以給予俄方有效壓力。會談前,俄羅斯國會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再放狠話,稱烏方有需要認清俄軍正在戰場多方推進的現實,警告基輔如不希望談判,就必會面臨“俄羅斯拿刺刀說話”。 斯塔諾瓦婭則指出,當下沒有就休戰或和平作認真討論的現實條件,周四的會談“無論如何都只會淪為大戲”。(完) 【編輯:王少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