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5月16日報章社評摘要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16日電 香港報章5月16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中國智造“一騎絕塵” 攜手發展造福世界 全國最大雙燃料汽車運輸船昨日在廣州南沙正式命名為“遠海口”輪,並展開首航。該船滿載中國生產的車輛,九成以上是新能源車,駛向希臘、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國家。 央視新聞截圖 中國的發展是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壯大。中國本身就是全球製造鏈、供應鏈上最重要的一環,任何“脫鈎斷鏈”的企圖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美近日就經貿問題達成框架協議,雙方大幅下調關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關稅傷害了美國消費者和生產商的利益,造成了美國的內部混亂,最終迫使美國政府面對現實,按下貿易戰的暫停鍵。 《文匯報》發表社評:完善機制優化投資 增強香港IPO競爭力 年初至今,港股反覆上漲,吸引愈來愈多的北水流入。港股的估值及股息吸引力,加上愈來愈多高質量科技及高端製造股份供選擇,使得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需求持續旺盛。投資銀行預計,今年全年南向資金淨流入將高達1.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61%。 另一方面,香港積極完善上市制度建設,便利高新技術企業來港融資。港交所與證監會本月初正式推出“科企專線”,透過新便利措施,幫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容許這些公司可選擇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減少企業在上市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增強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吸引力。與此同時,香港證監會與阿布扎比金管局訂立諒解備忘錄,加強雙方金融監管當局的資訊交流,為擴大兩地雙向的跨境投資完善監管環境。這一舉措標誌着香港與中東地區建立起更緊密的區域市場聯通,促進兩地在基金銷售、跨境上市等方面進行跨市場行業合作,有利於香港持續吸引中東的資金來港投資。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中東行亮點多 “超聯人”空間大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東訪問之旅昨圓滿結束,取得成果豐碩。從推動經貿合作到人文交流落實免簽安排等,四天訪問共達成數十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涵蓋政府合作、市場貿易、投資市場發展、金融、科研、法律專業及工程等多個範疇。隨團人士均指收穫甚豐,不僅深化香港與中東國家的經貿聯繫,更充分展現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決心。此行碩果纍纍,亮點紛呈,未來要總結經驗,舉一反三,讓香港進一步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將各項交流成果轉化為推動經貿發展的強大動力,內聯外通空間無限廣闊。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IPO回暖提振市場活力 香港金融中心有序復甦 香港是國家門戶,角色非常獨特,這個優勢並不是相對封閉的內地市場可以媲美的。當前,中央正着力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多中概股有“走出去”的需求。惟在中美博弈持續下,中國資本在西方掛牌已不再安全。所以,香港絕對有條件重新成為IPO集資額全球第一的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超級聚寶盆”的功能。(完) 【編輯:梁嘉軒】
|
視頻更 多
歌迷變遊客!五月天演唱會狂攬粉絲遊香港
【視頻】美學者:“脫鉤”正在傷害美國
湖南在香港的這场投融資對接洽談會,為何這麼多政商界人士到場?
【通講壇】會談前夕人選仍未定?俄烏明日真能談成?
宇樹人形機械人進軍香港零售界 它們真的能賣貨?
【通說環球】中美會談超預期 全球市場真能松口氣了嗎?
高手雲集!在香港看建築機械人的“武林大會”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閱讀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