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標識的歷史與時代精神香港中通社5月1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3日正式發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這一重要視覺符號的亮相標誌著紀念活動籌備工作進入新階段。該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及時間“1945-2025”等元素構成,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與時代精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 長城元素在標識設計中佔據核心位置。官方解讀指出,長城“象徵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這一設計選擇強化了抗日戰爭作為全民抗戰的歷史定位,突出了中共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凝聚全民族力量中的關鍵作用。長城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性符號,其堅固、連綿的特性恰如其分地隱喻了中華民族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展現的頑強抵抗意志。 橄欖枝的運用則體現了戰爭與和平的辯證關係。官方解讀強調,橄欖枝“象徵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用勝利贏得和平”,同時寓意“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珍愛和平、維護和平”。這一元素將中國抗日戰爭置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宏大背景中,既表明中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也傳遞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的當代立場。 光輝圍合而成的勝利之門是標識中最具動感的設計元素,其象徵意義被官方表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這一設計通過光線的放射狀排列,營造出勝利的輝煌感與歷史進步的不可逆轉性,在視覺上強化了正義戰爭的合法性論述。數字“80”和時間跨度“1945-2025”則不僅標明了紀念活動的歷史節點,更構建了一條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軸線。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舉辦,在當前中國社會發展與全球政治格局中具有多重時代價值。從國內層面看,這一紀念活動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標識中長城元素所代表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實質上是對全民抗戰歷史的當代詮釋,有助於強化公民的民族認同與國家意識。 在國際層面,這一紀念活動具有深遠的地緣政治意義。橄欖枝元素所象徵的國際團結與和平維護,反映了中國在當前國際秩序中的角色定位。中國通過紀念活動,既強調自身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也傳遞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反對任何形式法西斯主義復活的堅定立場。在全球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藉此表達對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支持,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標識設計將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機統一,這種雙重紀念框架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戰爭敘事,突出了中國戰場的全球意義。在歷史認識問題日益國際化的今天,這種敘事方式有利於構建更為平衡的全球戰爭記憶,也為中國參與國際歷史話語權爭奪提供了符號支撐。(完) 【編輯:彭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