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發佈聯合聲明 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香港新聞網5月13日電 當地時間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話重要共識進行了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溝通,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9時,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香港新聞網製圖 聯合聲明中還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央視新聞,中美關稅到底如何調整?聲明中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聲明里提到的幾個文件,主要圍繞美國加征的所謂“對等關稅”。4月份以來,美國對華加征的所謂“對等關稅”共125%,中國也進行了堅決正當反制。 現在,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美方取消其中共計91%的加征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那麼,現在美方的對華“對等關稅”就是10%。 中方也相應取消和暫停了部分反制關稅。此外,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不過,這次談到的只是中美雙方實施關稅中的一部分,像美方以芬太尼為由對華加征的關稅以及中方實施的反制關稅,在聲明中都沒有提及。 聯合聲明一發佈,市場就給出了積極反應:美股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上漲超3%,港股恒生指數盤中飆升,科技股、消費股領漲,金價則大幅下跌。這說明全球市場對這個結果是持積極態度,希望中美兩國關係持續向好,早日恢復外貿,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利益,也符合全球期待。 國際貿易專家表示,雖然關稅沒有全部取消,但大幅降低了雙邊關稅水平,這就可以先恢復之前暫停的中美貿易,在此基礎上,中美雙方才能就更多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這邁出了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也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聲明最後明確,中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核心意思就是,中美雙方將通過制度化的溝通機制,持續就經貿問題進行對話,以解決分歧。 正如商務部所說,中國最終的目的,是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不斷加強互利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共同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5、6月對美出口料大幅反彈 香港文匯報報道,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認為,關稅戰降溫對中美經濟都是雙贏的,並有助提升中國經濟前景。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來看,美國此輪對華關稅暫降至30%,他認為足以使兩國貿易基本恢復正常,預計在此水平下,出口商、進口商和消費者將共同承擔關稅的影響,整體業務可能恢復。宋林又預計,中國5、6月份對美出口將大幅反彈。同時,取決於談判的進展,7、8月份可能再度看到搶出口,尤其是在90天期限的末期,當然,若雙方能達成更長期協議,則另作別論。 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將4月2日後互徵的“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由於這次中美談判未涉及所謂芬太尼的20%關稅,故即使美國把“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但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實際加起來是30%。同時,由於美國原先向中國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是34%,換言之,餘下的24%關稅如果中美後續談判無進展,意味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仍可能高達54%。 市場人士評中美大減關稅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關稅減幅超預期,令市場反應轉為積極,預計市場在短期內將恢復風險胃納,對聯儲局減息的壓力可能暫時減輕。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關稅戰降溫對中美經濟都是雙贏的,並有助提升中國經濟前景。預計中國5、6月份對美出口將大幅反彈,7、8月份可能再度看到搶出口。當然,若雙方能達成長期協議,則另作別論。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中美貿易下滑勢頭將因今次結果而有所緩和,但料未來3個月,中國對美出口還將處於同比負增長狀態。美國最主要目標是大幅削減貿易逆差,若做不到,對華關稅政策可能還有反覆。 倫敦GlobalData TS Lombard公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廖敏雄:會談結果令人鼓舞,但美國將無可避免地面臨通脹飆升,儘管嚴重程度或較輕。長遠而言,全球將更主動調整貿易格局,這些轉變將對美元及美元資產帶來深遠影響。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從中國角度看,此次會談取得成功,在面對美國高關稅威脅下,仍採取強硬立場,並且最終在未作讓步下實現了關稅的大降。不過,內地短期內再推更多財政刺激的機會將大降。 獨立諮詢機構Hutong Research創始合夥人封楚誠:今次會談結果屬“最佳情景”,更相當於美國承認了對等關稅的失敗,但更重要的是,中美終於開始為雙邊關係重設“護欄”,有助兩國重新修復雙邊關係。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今次結果令中美兩國的“貿易禁運”狀態暫告結束,這將拯救兩國大量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國的小型出口商,以及美國的進口商,對整體經濟和勞動市場具積極意義。 金奧證券首席投資官趙紅梅:一般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實質性影響是2至3周左右,6至7月可能重新出現“出口”潮,有利內地第三季的出口表現,也有助提振全年經濟增長。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結果超出預期,市場接下來需修正對中國經濟的悲觀看法,預計接下來協議分兩步走:一是下一輪會談預計達成貿易模版,並在1至2年內達成最終協議,預計最終關稅仍有10%下修空間。 人民幣應聲漲 高盛看好昇值前景 中美同意暫時降低部分關稅90天,兩國貿易戰局勢的緩和引發市場反應,美元指數昨一度上漲1%,境內外人民幣亦應聲擴大漲幅,離岸CNH 一度升破7.20,晚間企穩於 7.21 元。高盛對人民幣走勢持樂觀態度,將未來 12 個月人民幣匯率的預測上調至 1 美元兌 7 元人民幣。 中美貿易談判成果遠勝市場預期,中美的聯合聲明公開後,在岸CNY和離岸CNH雙雙猛升約150點子,在岸CNY在晚上7點左右更高見7.2029。截至昨晚8點,人民幣在高位企穩,CNY和CNH分別在7.2050、7.21上下徘徊。 同時,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攀升7個基點,至4.45%,達到近一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歐股和美股期貨也受到提振。但通常被視為避險資產的日圓對美元匯價下跌1.5%,跌至1美元兌147.08日圓 。歐元兌美元大跌 1.1%,曾跌至1歐元兌1.1131美元。 特朗普:對華關稅不會回到145%水平 據鳳凰衛視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12日在白宮表示,日內瓦會談實現了中美雙邊關係的全面重啟,特朗普稱他無意傷害中國,而是希望中國向美國開放。 美財長:未來幾周或再和中方會晤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5月12日接受專訪時強調,美中正進入“戰略性脫鈎”的新階段。并預計未來幾周將再與中方會談,推動更全面的貿易協議。至於未來關稅的水平,貝森特相信難以降到10%以下,預料34%是上限。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還在繼續 “玉淵譚天”12日下午發佈消息,近日,中國開展了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近期還將組織一系列行動,而此前實施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就包含在其中。此前美國研究機構就發出過擔憂,中國的稀土管制使美國無力填補稀土缺口,畢竟當下超九成的稀土都要由中國進行冶煉加工。 (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