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美經貿會談取實質成果 學者:利好經濟

分享到:
2025-05-12 17:3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5月12日,中國及美國在瑞士發表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美方暫緩對華24%對等關稅90天,維持10%基準稅率,並取消之後兩次行政命令對華加徵的關稅。中方相應調整或取消對美方加徵關稅,並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有受訪經濟學者指出,中美雙方在談判中取得實質性成果,將對兩國經濟形勢產生積極影響。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中美兩國皆面臨較大的經濟增長壓力。美國方面,需應對通貨膨脹與經濟下滑的風險;中國方面,4月份PMI(採購經理指數)已跌破榮枯線,顯示出內部經濟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因此,雙方能達成協議,無疑有助於緩解各自經濟所面臨的挑戰。

其次,從全球經濟的角度來看,中美談判取得進展亦是一則重大且正面的消息。作為世界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良性互動具有強烈的信號效應。談判成果顯現,不僅對其他國家具有示範作用,也有助於改善受地緣政治干擾的國際經貿環境,推動世界經濟逐步恢復。

第三,在資本市場層面,此類消息通常被視為重大利好。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全球其他地區的資本市場,都可能因此受益。預期未來幾年內,全球股市表現將受到正面激勵,投資者信心有望進一步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美談判進展之快超出市場預期。鑑於初期雙方態度相對強硬,不論是在措辭或官方聲明中均有所體現。然而,在短時間內即實現實質性突破,反映出雙方對當前局勢的高度重視。劉春生認為,這背後的原因在於,中美雙方均已意識到長期對立、相互加徵關稅的模式不利於自身經濟發展,也不符合全球整體利益。

當然,在此過程中,中國所展現的談判策略與底氣亦不容忽視。劉春生指出,美方在談判中感受到來自中方的壓力,包括美國國內企業的反彈、中小商家的不滿、消費者信心下滑以及資本市場波動等現象,均促使美國調整其立場。由此可見,唯有雙方相向而行,才能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畢竟,貿易戰中沒有所謂的真正贏家。

不過,目前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中美之間的長期競爭格局尚未改變,未來仍可能出現波折與反覆。劉春生表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與隨意性,也為未來貿易關係的穩定性帶來隱憂。然而,短期內談判成果對於全球供應鏈的恢復而言,無疑是積極的一步。尤其對於那些因貿易摩擦而被迫中斷業務的企業而言,這一進展提供了重要的緩衝空間與希望。(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
到店實拍!這台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大放異彩的紅旗汽車“貴”在哪?
香港低空經濟蓄勢待發 多款無人機亮相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
香港AI新作為 香港科大成立馮諾伊曼研究院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