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5月12日報章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5-05-12 10:0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12日電 香港報章5月12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加強北極航道合作 確保國際海運安全

在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中俄簽署了關於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當中備受矚目的內容包括“加強北極航道互利合作”。中俄加強北極航道合作並非始於今日。去年中,中俄便在合作框架下成立中俄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開展北極開發和利用互利合作,當時就明確指出,“推動將北極航道打造成為重要的國際運輸走廊,鼓勵兩國企業在提升北極航道運量和建設北極航道物流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合作。”事實上,強化北極航道的合作,既是互利雙贏之舉,同時也是在保障全球航運和貿易自由。

《文匯報》發表社評:持續開拓中東市場 化危為機鞏固香港優勢

圖源: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又是實行普通法的自由貿易港,一向扮演着聯通內地和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角色,對促進內地與中東國家的商貿往來發揮着重要作用。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港澳部分,首次提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此次特區政府中東訪問團,除了本港的商業和專業領袖之外,還邀請了20多位內地企業家,涵蓋金融、工商、貿易、基礎建設、創新科技、能源、運輸物流等範疇。本港與內地的工商界、專業界代表各展所長、拼船出海,攜手拓展國際經貿的合作空間,顯示香港正在以積極作為和具體行動踐行中央要求,發揮內聯外通獨特優勢,助力國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和香港應對關稅戰、貿易戰的實力,充實香港“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價值。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攜手拓中東 合作締多贏

疫後復常以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官員已多次訪問中東,為建立商貿聯繫奠定了基礎,起到鋪橋搭路的作用。現在兩地商界隨團而行,應當發揮市場力量,積極開拓商機,壯大香港作為國家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功能。當然,兩地企業攜手的意義還在於強強結合,以至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提高與中東國家商談合作的吸引力。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破欠基金非“提款機” 當局須打擊僱主濫用

擁有逾30年歷史,高峰期在全港開設超過30間分店的連鎖中式快餐店海皇粥店,日前“突然”宣布因持續出現虧蝕,“被逼”以自願清盤方式拉閘結業。由於粥店是以有限公司方式營運,在資不抵債之下,幾乎肯定無力償還上述各項欠款,受影響僱員只好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追討。事件再次令人關注一些無良僱主刻意濫用破欠基金,來為自己拖欠員工的款項埋單,逃避僱主在《僱傭條例》下應有的法律責任。相關政府部門、工會,還有商界,有必要加強溝通合作和宣傳教育,合力打擊少數無良僱主的違法和不負責任行為。例如設立預警機制。當出現公司被業主追租或供應商入稟追數的個案,相關部門及工會等亦應迅速主動介入,切實保障好僱員的應有權益,而不是等到相關公司已被掏空以至清盤拉閘後才行動。若最後證實有僱主刻意濫用破欠基金,除了作出刑事檢控,當局亦必須努力向相關僱主追回有關款項。(完)

【編輯:梁嘉軒】

視頻

更 多
香港特首為何要三年二訪中東?貿易戰升級下此行有何新意?
到店實拍!這台在上海國際車展上大放異彩的紅旗汽車“貴”在哪?
香港低空經濟蓄勢待發 多款無人機亮相數碼港低空經濟展覽
香港AI新作為 香港科大成立馮諾伊曼研究院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