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五一黃金周”98萬內地客訪港 按年增21萬

分享到:
2025-05-06 10: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6日電 內地“五一黃金周”昨日(5日)結束,今年來港的內地客創疫後新高。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五一黃金周”約有98.2萬人次內地客訪港,比去年五一假來港的76.6萬人次內地客多出約21.6萬人次。且香港丁財兩旺,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引述零售業指,珠寶、化妝品和海味等生意額上升約4成。 

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五一黃金周”最後一日,錄得的出入境人次約為123.9萬人。當中入境方面有約58.6萬人次,香港居民佔約40.1萬人次,內地旅客有逾15萬人次,最多人以羅湖口岸抵港,其次是落馬洲口岸;出境方面有約65.3萬人次,香港居民佔近41.1萬人次,內地旅客則超過19.5萬人次,最多人出境的是羅湖口岸,其次是落馬洲口岸。

香港中通社圖片

根據香港入境處,“五一黃金周”前四日(5月1日至4日)共有83.2萬人次的內地客訪港,有約124.5萬人次的港人北上,並有9萬人次的港人訪澳。換言之,“五一黃金周”共有98.2萬人次內地客訪港,比去年五一假76.6萬人次內地客多出約21.6萬人次。

數據亦顯示,最多內地旅客選擇2日入境香港,共有逾26.7萬人次。

昨日踏入黃金周尾聲,不少內地客仍把握假期最後一日,來港消費觀光。中環吸引一批遊客乘坐摩天輪、觀光巴士等。

“想著前幾天人比較多,比較擁擠,最後一天我看過來的人較少,看看香港的街道、風景還有建築。”有深圳旅客選擇錯峰出行來港。也有來自北京的旅客表示,是第二次來香港了,感覺街道比上次更乾淨。

部分旅客透露,來港幾日,主要花費在食宿上,“大概七八千元,平均一天兩三千”,“就這麼大的地方,800多元,香港的住宿還是蠻貴的,大家說寸土寸金,還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此次“五一黃金周”適逢香港佛誕假期,有旅客表示,此行不僅看了維港夜景,也專程前往長洲體驗佛誕氣氛,直言“很壯觀”。

來自上海的陳小姐來港遊玩3日,到了銅鑼灣、中環等地,她稱讚“香港的蛋糕、奶茶都很好吃”,“雖然價格貴一些,但可以接受。”購物方面,主要買了化妝品,認為香港這幾日人流很多,較之前來港遊玩明顯更多人。

遊客來港帶動香港多行業暢旺,包括珠寶業。不少旅客就趁昨日假期最後一天,赴尖沙咀購買金飾、血拼。有金舖還未開門,就已有旅客於店門外排隊等候。

來自大連的旅客表示,擔心金舖人多,為買心頭好,故一早來金舖等候,“他們家的黃金好看,內地沒那麼多款式。”指最近黃金升值,買黃金既好看又保值。

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監事長劉克斌表示,業界整體生意額按年升逾3成,直言超出預期,“受地緣政治影響,金價持續上升,創出歷史高位,我們原先對五一長假期的生意不感樂觀,結果卻出乎意料地好。”他指,香港黃金銷售沒有稅項,金價相對內地吸引,加上款式多,很多內地客均是購買婚嫁金飾,價單較大,因而推高整體銷售額。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認為,今年五一假人流暢旺,主要受惠於內地個人遊城巿增加,以及深圳恢復“一簽多行”政策,令巿面零售情況理想,加上臨近母親節,部分巿民會出外選購禮物,均帶動過去數天零售數據向好。形容這對疲弱的零售巿道是一劑強心針。

香港餐飲業界亦說,“五一黃金周”期間,整體生意按年升5%,也多了旅客到偏遠地區帶旺生意。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舉例,例如西貢或郊野地區都看到不少遊客,香港的特色小店、茶餐廳或大眾化食店受到遊客歡迎。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五一黃金周期間有110萬人次旅客訪港,較去年同期增加22%,不同景點和打卡點都有大量旅客到訪。形容此次黃金周丁財兩旺、市面喜氣洋洋,並引述有蘭桂坊餐廳指生意增長4至5成,零售業指珠寶、化妝品和海味等生意上升約4成。

李家超指,針對入境人數增加,多個部門採取措施,整體情況安全有序,其中萬宜水庫東壩在人潮下秩序及交通暢順。

談及內地客“特種兵”旅遊新模式,李家超稱,黃金周吸引很多內地客前來,也有新旅遊模式將常態化,香港應處理好內地旅客新的旅遊模式、新喜好、新旅遊路線,讓旅客們來港感到受歡迎,強調這是絕對是有好處的。

另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5五一假期旅遊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在排名前十位的熱門出境遊目的地中,香港排名第三,位列泰國曼谷、澳門之後。(完)


【編輯:劉春】

視頻

更 多
首張黑洞照片的背後 有一位從香港走出的天文學家
【通說環球】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國急邀中國談判 雙方能否達成共識?
廉政公署展覽廳“科技感十足” 廉政專員:打造成香港獨特的文化景點
2025長洲飘色巡游看呆外國遊客!哪吒成最熱門角色
2025“包山王”“包山后”誕生!三度封后的“包山后”竟也會被對手“迷惑”險失誤?
享年107歲 台灣統派精神領袖許歷農離世
【通講壇】“胡連會”20年 兩岸還有和平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