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天下 一周好圖香港新聞網5月5日電 香港中通社新聞圖片部梳理了一周新聞好圖,供讀者欣賞兩岸三地一周的看點。 遊客4月30日在尖沙咀海港城打卡維港景色。香港旅遊業議會表示,預計五一黃金周的內地旅客會按年增加約8%,共有超過80萬人次來港。至於入境團的增長估計增幅約10%,共約有600團,涉及約18000名旅客。(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軍營對外開放,安排升國旗儀式、軍事訓練課目展示、裝備軍需展示、軍營參觀、訓練體驗、文藝演出等內容。不少居民在軍營開放前已到場等候,希望佔據有利位置觀看軍事課目展示。香港中通社圖片 5月1日至7日,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展出多件傳世御珍,當中亮點為美國卡內基美術館珍藏之清康熙琺瑯彩胭脂紫地開光花卉紋盌,以及傳奇收藏家兼鑑賞家坂本五郎舊藏元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5月1日晚,香港旅發局於灣仔臨時海濱花園舉行以三大非遺節慶——天后誕、譚公誕及長洲太平清醮為主題的無人機表演。表演長約 12 分鐘,以 1000架無人機拼湊出多幅傳統節慶主題動態圖案,包括巨型花炮、瑞獸麒麟舞動、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比賽等,吸引大批市民遊人到場。(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35年前,一聲開發開放的號角,讓浦東從一片阡陌縱橫的鄉野,蛻變成現代化都市的耀眼明珠,成為上海最耀眼的名片。陸家嘴高樓林立,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閃耀著五彩光芒,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虹閃爍,盡顯繁華與活力。圖為“浦東開發開放35周年光影秀”點亮黃浦江。(蔡志東 攝) 赤坎古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古鎮之一,也是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以獨特的騎樓建築群、中西合璧的文化風情以及深厚的歷史底蘊而聞名,被譽為“嶺南古鎮的活化石”。建築融合了巴洛克、羅馬式、嶺南傳統風格,形成獨特的“南洋風情”。(陳文 攝) 台灣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祖進香,沿途信眾跟隨簇擁,“粉紅超跑”進入北港時可說是萬人空巷,行進速度緩慢,最後巒轎在5月3日中午12時22分抵達朝天宮,“三進三退”在午時完成入廟,信眾歡呼聲響徹天際,場面壯觀。 香港中通社圖片 5月3日,旅客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觀光。澳門治安警表示,五一假期第 2天 (5月2日) 刷新多項出入境紀錄,其中訪澳門旅客逾 22.1萬人次,創2019年後單日新高。 香港中通社圖片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5月1日至5日在香港中環The Henderson展出。展覽展出多件和李兆基的個人出身、創業經歷,家庭生活和慈善事業有關的歷史圖片和珍藏,包括極具紀念價值,從順德家族金行隨行來港的金秤、李兆基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懷錶,以及恒基兆業開業早期的刊物等,同時現場設紀念花園供留言寄思。(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電視劇《狂飈》的熱播帶動廣東江門成為“五一”假期旅游爆點,這一現象折射出“影視+文旅”模式的強大影響力。凸現文旅經濟的鏈式反應。(陳文 攝) 台灣星際大戰迷為了紀念一年一度5月4日世界星戰日,裝扮成電影角色齊聚在台北市中心新村,在園區內遊行並與遊客合影。 香港中通社圖片 5月4日早晨,為紀念五四運動106周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於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禮。(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為何人類要關注如此遙遠的黑洞呢?賀曾樸指出,黑洞之所以重要,是曾觀測到它噴出和星系一樣大的物質,而這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源,唯一辦法是使用引力能。因此黑洞是所知最強大的能量源,研究他的形成過程非常重要。(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編輯:徐文峰 監製:洪少葵 【編輯:徐文峰】
|